第67章 遇見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府上早就備好了馬車, 出門的時候,雲錦書卻說要跟徐絡婉坐在一起。車上的徐絡婉笑了笑,對崔清漪和江尋舟說:“幹脆咱們三個坐一輛算了, 這樣也如了阿蘅的心願。”
雲錦書嘻嘻笑著,江尋舟將她抱到馬車上, 崔清漪搖頭,真拿她沒辦法。
江尋舟扶著她,三人順勢坐進了一輛馬車。
因是元夕,江府外點了許多燈籠, 暗紅的光, 閃閃爍爍, 像是牛郎織女之間的鵲橋, 輕輕一勾,就將他隔了出去。
他風塵僕僕,一路未敢停,只為金陵而來。剛到江府,他就在幽影之外看到了這樣溫馨的場景。
蕭綏搖了搖頭, 突然不願意看下去了, 轉過身子, 離開了江府。
當初將她送到江府, 就是怕自己遇難再也回不去, 這樣江尋舟也能照顧好她。
如今, 所有事都塵埃落定,他也還活著, 可他自己卻有些後悔了。
吹來的風陰沉沉的,秦淮河的水也讓人有些冷。金陵不比東都,這裡的人, 這裡的事,都讓他有一種陌生感。
而她,是他在這裡,唯一熟悉的夢。
蕭綏嘆了一口氣,神情落寞地在秦淮河畔走著。
途徑烏衣巷的時候,雲錦書掀開了車簾,瞧了瞧,好奇道:“舅舅,這是什麼地方啊?前面怎麼這麼熱鬧?”
三人笑了,江尋舟將她抱到懷裡:“前面那是謝家的轎子,他家小姐和公子今日也要出門去看那彩燈。”
雲錦書不懂,看了看崔清漪。
徐絡婉聽他這麼說,忽而想到了什麼,低聲道:“我聽聞溫家那個小娘子上月及笄,這謝家五公子竟送去了逾制的九尾鳳釵……”
崔清漪隔了一會兒,笑道:“只怕再過些日子,這謝溫兩家就有好事兒了。”
“娘親,什麼是好事兒?”雲錦書的目光在三人臉上溜來溜去。
徐絡婉伸手,將她抱到腿上,輕輕揉了揉她的手心,溫柔道:“你娘親說的好事兒,到時候讓你舅舅帶你去,去了,你就知道了。”
三人邊說邊笑,在奎星閣前下了轎子,三十六座燈輪,映得秦淮水鎏金淌銀。江尋舟拉著徐絡婉去前面的綵棚買琉璃燈,崔清漪則拉著雲錦書去了橋那頭。
走到媚香樓下,她忽而聽見臨水戲臺在上《桃花扇》,若此刻在揚州,崔清漪必得讓琴師在船上彈支《春江花月夜》。
正想著,一個熟悉的聲音喊住了她:“姑娘,買支花簽吧。”她轉身望過去,原來是當年的那位老阿嬤。
老嫗一看見她那雙眼睛,便認出了她,再一瞧,發現她身邊還有位小娘子,笑著說:“姑娘,我們真是有緣分。”
是啊,三年前,她也來過此地。
“多謝阿嬤當年的簽。”崔清漪向她行禮,老嫗卻搖了搖頭。
“三年已過,姑娘若謝我,還不如再來抽一支,這樣,我老婆子也能掙點散碎銀子。”
崔清漪笑了,將銀子給她遞過去,隔了一會兒,她才抽了一支。
還沒來得及細看,身邊的雲錦書便撒開了她的手,一頭紮進了人堆。崔清漪連忙轉身,喊道:“阿蘅!”
花簽掉在地上,老嫗撿起一看: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1]
她起身,望了望崔清漪著急地背影,笑著沒說話。
人潮如海,在那槳聲燈影之中,她看到了來來往往的小娘子,手上拿著花燈,臉上盡是柔和的光影。崔清漪邊找邊喊,像是戲外人,在驚夢之外,尋覓著自己最在乎的人。
秦淮河的水,閃爍跳動,耳邊的風聲呼呼作響,就連遠處,也傳來了斷斷續續的歌聲。但崔清漪的心,卻陷入了無邊的恐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