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之前從張友亮手中買來的鋪子,多數都是他從那些富戶手中坑來的。
收回來,她都費了很多功夫。
此刻,安平縣的富戶大多都被她得罪了吧!
就連李主簿都請她喝過幾次茶。
雖然她每次都是讓秦老爺子去,但是李主簿那意思傻子都懂。
要不是誤會她和張友亮是一條船上的,估計她都得被人暗殺。
因為這些事情,她的幾個鋪子都空在那裡沒有盈利。
想到這件事情她就生氣!
得罪就得罪吧!
估計春風樓這件事傳出去,她和張友亮鐵定綁的死死地。
到時候有什麼事情,只要那些大人物都記在張友亮頭上就可以了。
小人物她還是可以應付的。
反正鋪子總不能空在那裡什麼都不做吧?
況且莊園裡的産出,各個品類的倉庫都堆滿了。
是時候拿出來賣了。
張友亮手中縣城裡的鋪子很多。
大多都是被抄家的馬員外家的,牛地主家也有一些。
後來再是鄭師傅因為木工房被山賊燒了,想要東山再起,揹著鄭家又賣了一些鄭家的産業。
因為鄭家這個地頭蛇的緣故,安居縣的富戶沒人敢收,張友亮就用私産買了。
後來張友亮又賣給了她。
她選來選去,最後選中了縣城裡的三家鋪子,都是好地段。
她準備用來開米糧鋪子的這家鋪面,處於一個大十字街口。
北邊是炭行、磨行,南面是酒肆、米行,東邊是布衣坊。
在西面,則都是各種飲食行業集中區。
在這樣的地方開店,人流量肯定是不缺的。
而且會有許多客人都是抱著消費目的來的。
鋪子不是那種只有一丈來寬的小店面。
而是要大上不少的一家鋪面,還都是兩層的,後面帶了院子廂房。
前店後院,有上下兩層,前後七八間屋子。
這店鋪之前是個茶樓。
但是目前王維維手中沒有上好的茶葉,即使開了茶樓賺頭也不大。
所以思來想去,王維維準備開一間米糧鋪。
米糧鋪子本來她不想開的。
但是為了源源不斷的功德分,她還是決定開了。
為了將張友亮從她這裡賺回去的銀錢又回到自己手裡。
她將一大部分米糧按照市場價賣給了張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