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麻煩了,靈州軍隊不到兩萬,面對突厥二十萬軍隊,根本守不了多久,如果突厥二十萬大軍攻破了靈州,短時間就可以南下,三日內就可以到了洛京。”
“問題是現在應該怎麼辦,我們要不要支援靈州,可是如果支援靈州,洛京就有些防禦空虛了。”
“洛京現在總共就只有十幾萬大軍,突厥二十萬鐵騎南下,就算數目有些差距,也不下十五萬,這樣情況下面,想要抵抗突厥攻擊,總少需要十萬十萬精銳大軍支援靈州。”
“十萬大軍,如果派遣走了十萬大軍,洛京安全如何保證?”
“如果我們只管洛京安全,那麼大夏安全怎麼算,靈州安全,洛京外數千萬老百姓安全,還有大夏社稷。”
“楊士奇,現在不是我們不管洛京外安全,我們想要保證洛京外安全,首先要保證洛京安全,只有洛京安全了,其他地方安全才是值得。”
“如果洛京安全得不到保證,其他地方就是再安全一萬倍,有什麼用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下面官員分為兩排,其中一排主張不出兵,護衛洛京,這一派的人佔據了大多數,另外一派則是主張出站,不過只有幾個人。
其中主張堅守洛京的人,有兵部尚書嚴嵩,兵部侍郎來俊臣,還有後面一大批兵部官員。
當然他們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那就是十萬大軍如果派遣出去,很有可能收到對方半路襲擊,還有洛京安全問題。
另外一派認為,如果朝廷不能把突厥攔在國門外面,你們洛京安全雖然得到保護,可是其他地方老百姓怎麼辦,朝廷江山社稷怎麼辦?
主張出戰的幾個人中其中一個是兵部,不過年級大概三十歲出頭而已,另外其他都是武將,其中就由趙括,潘鳳。
“你的名字叫做楊士奇?”
蘇宇打算下面大臣爭吵,朝著唯一支援出站三十多歲官員看過去,對方是兵部主事,六品官,在兵部一堆高官中官職算是低。
他之所以關注這個官員的名字,是因為對方叫做楊士奇,永樂大帝朱棣手下文臣中最傑出的幾個人之一。
傳聞楊士奇自少喪父,遊學四方。在建文帝入仕,受召修撰《明太祖實錄》,授翰林院編修。明成祖即位,遷太子侍講,輔左明仁宗,遷禮部侍郎、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兼任兵部尚書。他先後歷經五朝,任內閣輔臣四十餘年,任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等同心輔政,並稱“三楊”,時人稱之“西楊”。
“是,陛下,臣名字叫做楊士奇。”
楊士奇回答說道。
不過他有些好奇,天子問他名字是什麼意思,他只是一個六品兵部主事,在一堆大官中不起眼,天子為什麼專門問他名字。
“你說說,你為什麼主張出兵靈州抵禦突厥?”
蘇宇看著楊士奇繼續問道。
“陛下,突厥這次來勢洶洶,靈州前線,只有不到兩萬大軍,如果朝廷不去援助,靈州前線支撐不了十天時間。”
“一旦靈州被攻破,突厥就能夠長驅直入,到時候不止洛京危險,洛京外兩個省,也都暴露在突厥鐵蹄下面,到時候對於朝廷來說,才是巨大災難。”
“就現在情況來說,只有守住靈州,才能守住洛京大門,才能保住大夏江山社稷。”
楊士奇看著天子說道。
喜歡滿朝奸佞,你要我當千古一帝請大家收藏:()滿朝奸佞,你要我當千古一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