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有不甘,不願意看到世間百姓,在朝廷的壓迫下掙扎。
重啟槍武者。
將從朝廷實驗室中帶出的資料,從新自己整合整理。
苦心孤詣。
可是武盟之中,早已有密探司潛伏,燕悲歌就算行事隱秘,但還是被密探司發覺其所作所為。
而天地流作為當時執牛耳者,早已察覺其中的風吹草動。
可惜。
朝廷攪動風雲,讓燕悲歌手中剛剛成型的槍武者,被天地流一朝覆滅,十幾年苦心付之東流。
深仇大恨。
直到燕悲歌改進槍武者,在原本只是使用火器的體系上,增加了機械改造一項,才對天地流動了殺心。
然而。
舉國之力,比燕悲歌尋求志同道合的效率,遠遠高出不知道多少。
等燕悲歌帶人抵達滄海山,才發現天地流早已被人屠殺殆盡。
而他。
好巧不巧,遇上了得知師門出事,從外面趕回來的馬軍。
二人一番交手。
馬軍不敵眾人負傷逃離,從此天地流成了過往。
江湖上人人都說,是燕悲歌覆滅的天地流,而這事就算是假的,在爍爍眾口之下,也成了真的。
燕悲歌一不做二不休,一舉攬下所有好的壞的。
直接攜威逼迫武盟,想要讓姜太原同意他改革武盟,推行機械改造。
二人間的理念之爭,也是在這一刻開始的。
姜太原相信練武可以突破極限,走向更高的境界。
但是。
燕悲歌此人深信科學理念,認為人體存在限制。
宗師。
就是這個限制的極限,他們到了宗師已經進無可進。
那虛幻的宗師之上,不過是一種生物本能的臆想。
二人大打出手。
姜太原威震江湖,自然不是浪得虛名,一手八極拳,打的燕悲歌毫無還手之力,被迫簽下誓約。
而姜太原留下的信中,對於自己逼迫燕悲歌發下毒誓、簽下誓約,有著極度的悔恨之意。
他作為武盟盟主,作為一門之主,更是作為傳統武者。
從骨子裡,就認為機械改造是歪門邪道,不是正途。
直到。
姜太原這次大鬧武盟,見識到真正槍武者的實力以後,才算是明白,萬千之道殊途同歸啊。
信中說的東西很多很多,從當年之事,到讓姜尚去找天地流傳人,再到小心朝廷的算計。
這個老人。
在自己坦然赴死之間,為自己的親孫鋪好了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時。
姜尚在閱讀完,那足足有五十多張的書信時,可謂是心思沉重,對於這個老人,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