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美的花兒在風雪的打擊下也會凋零,在青脆的大樹在寒暑的煎熬也會腐朽,即便是天上的日月,終究也會在時光的流逝下黯淡無光。
就如同此刻的大漢在富麗堂皇莊嚴肅穆的背後早已是千瘡百孔。
就如同被白蟻蛀空的房屋,只要有一雙手,輕輕一推便可以聽到那令人驚懼的嘎吱聲,讓人知曉這座堅固的房屋已經無法庇護他人。
而張角就是這麼一位來給大漢朝推那麼一下的天選之人,他是被選中的,來給這個時代超級終結之聲的人,是大漢無法迴避的惡果。
這是兩漢四百年的輝煌天下以來,陰影下所結出的反抗果實。
張角其人,自稱大賢良師,手持九節杖,善使符咒、醫術,用精通天文地理,兵家陣法等手段,又有兄弟張寶張梁二人傾力相助。
張角便以此開始圖謀,行走天下以符水和醫術治病救人,又以言行使人向善,結交天下間遺落在鄉野的賢才,施恩於大漢民間眾生。
因為不忍看眾生疾苦,而要有所作為,以張角為首的兄弟三人建立了《太平道》的教派,以“中黃太一”為其奉祀之至尊天神祭拜。
有明確的行動綱領,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將大漢天下的眾多州縣盡數走過,招收教徒,廣泛傳播太平道經意,因張角治病救人的善行和太平道勸人向善,反對壓迫剝削的教義,吸引了大量底層百姓信奉。
張角便以此為根基教徒劃分為三十六方教區,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渠帥負責。
在此基礎上,張角又按《太平經》中“順五行”的思維方法,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選定於甲子年甲子日三月五日舉行大舉義。
張角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響亮口號,欲說明按照萬物興衰、按照朝代演變的規律,漢朝為蒼天,屬火德,大數已盡,作為土德黃天的代表,太平道應當取代漢王朝。
因此便以打破漢王朝,重建新的國度為目標,張角的太平道暗中謀劃,定下在二月初,各方首領及信徒著手準備,他們用石灰在洛陽的市門及州郡官府牆上書寫“甲子”等標語口號,作為用來進攻的指引,以便讓普通訊眾明確目標。
這樣的做法,即便是造反這種殺頭的行為,可是在底層,人民艱苦的生活之中,依舊選擇跟隨,不為別的,只為了一個可能的希望。
為了一舉成功,甚至張角拉攏了皇宮大內的信徒,幾位宦官作為內應在三月五日一同響應,進行裡應外,一舉覆滅漢王朝中心首腦。
如果按照他們的計劃,諾大的號王朝將會在這般的攻勢之下,瞬間崩塌,在無明確的主腦,就算無法建立起黃天之世,也能造成群雄並起的局面,進行慢慢的綢繆。
然而,舉義日期的前十天,即二月十五日前後,太平道的一個信徒唐週上書官府告發起義之事。
於是,朝廷緊急捕捉馬元義,車裂於洛陽;並緊急動員各種力量,捕捉誅殺張角信徒一千餘人;又通知冀州捕捉張角及其家人。
可惜,洛陽的動靜剛剛開始行動,遍佈整個天下的太平道信徒就已經知曉,並將這個訊息迅速的傳播,朝廷抓捕未到,張角便提前得知了訊息,不得不進行提前起義。
一時之間,大漢八州所有太平道勢力成員全部響應,遍佈在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徒眾達數十萬人共同出擊。
由此,天下震驚。
由於太平道之人為了與官軍區分,所以頭戴黃巾,自稱黃巾軍。
黃巾軍因為早有謀劃,所以迅速發力,攻城破地,裹挾民眾,聲勢越加巨大,人數也越來越多,被裹挾的人數已經多達數百萬之多。
在這樣的人數優勢下,以及共同的信仰支撐下,經過了戰爭的歷練,短短的時間內,便已經衍生出了大量的敢打敢殺的精兵悍將。
當然,這也少不了太平道的張角將自身所學的太平道功法,以傳道的方式,傳給了整個以自己為中心的弟子體系培養出的大量高層。
透過自己傳給徒弟,徒弟傳給徒孫,徒孫再傳給後續的徒弟。
以這種方法,在十幾年的時間之內,構建出了一整個共同體。
在陣容的共同體制下,最終也只不過是出現了一個叛亂者而已。
就這樣,時間也是到了三月中旬,經過半個月的傳播,即便在再偏僻的鄉野也知曉黃巾軍聲勢,為之動容,做好了隨時逃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