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得十分委婉,也是一片好意。
秦淮搖頭笑笑:“好意心領了,但我還是買質量好的。”
秦淮開始挑選,先挑籽玉,店內有一排梯形木櫃,全是籽料,質量依次遞升。
最裡邊只有幾十塊籽玉,有玉面丹心的純紅皮玉,有冰清玉潔的純白皮玉。
還有複雜些的,譬如:皮色似莽莽群山,綹跡若蜿蜒河道,白淨的玉面像無盡汪洋,滋養萬山群峰,整體自然和諧,大氣磅礴的斑斕玉。
更有富貴霸氣的金黃之玉,外表裹一層淡淡的金色,錦上添花,更顯美玉氣韻。
秦淮慢慢轉悠,眼神掃過一塊塊籽玉,偶爾拿起一枚,握在手心,細細感受。
方老闆一愣,這幅景象,有點像國內頂尖玉雕大師倪意濱挑玉料石的舉動。
據說倪意濱選玉石,玉料一到手中,就能知道它是什麼時候被撈起的:
季節、氣候、以及玉料被自然雕琢的過程,產地……是產自茫茫隔壁,還是皚皚雪山,抑或者來自西伯利亞。
一應俱知,就像玉石上有年輪記載一般。
“能看出產地、形成過程、還有打撈起來時的氣候?”
方老闆情不自禁的問了一句,聽到老闆的問話,秦淮挑了挑眉,十分驚訝。
“你知道我在幹嘛?!”
聞言,方老闆眼裡的驚訝之色愈加濃郁。
不會罷?
他自認玩了半輩子的玉了,還不懂倪意濱大師看玉的神奇之處。
秦淮年紀輕輕,是不是聽了倪意濱大師的傳說,然後跑過來嚇唬人的?
可是秦淮握緊玉的一瞬間,真的渾身都在發光,那是一種特有的氣質,溫軟細膩如玉,又有翰林文苑的博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若非如此,方老闆也不會聯想到倪意濱。
“禮玉,泡一杯茶來,我願意聽一聽這位先生看到了什麼。”
方老闆客氣的說,把秦淮當成了一位值得深交的顧客。
方禮玉?
不錯的名字。
取名的人一定是這位老闆了。聞絃歌而知雅意的秦淮明白了方老闆的品格。
“我看到了來自皚皚雪山的冰雪融水沁入地面,形成了冰孔,將它周圍的岩石全部溶蝕,三千年前,它被雪水卷出,開始顛簸流離。
三千年後,它的旅行結束了,停在ht縣玉龍喀什hb岸,埋於地下,與周圍泥沙粘結在一起。找到它不容易,撿玉人一定廢了數根鐵鏟。”
“這一批玉,確實是在北岸收的!而且多是從河灘深部挖掘,當時有些玉粘結得十分厲害,必須用力鏟,清洗乾淨也耗費了數天。”
方老闆信然,秦淮竟然真的厲害!連當時的場景都再現了。
“遺憾的是,它的旅途不太通順,在一千四百年前埋進地面一次,三年前也埋了一次,沁皮不均勻,只有幾條淺紅色的線,美感不足。”
秦淮繼續補充道,眼中流露出憐惜的神情。未能繼續吸取自然精華,就被人類挖了出來,它應該很悲傷。
方老闆看到秦淮的神色,就知道秦淮是愛玉、懂玉之人。
所謂玉惜有緣人,人憐有心玉。
秦淮已有玉德。在年輕人身上看到玉德,真是殊為不易!
喜歡技藝天王請大家收藏:()技藝天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