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趙綸來說,老爺子的壽禮是大事。
找一位核雕宗師的過程本來就千辛萬苦,他一直懷抱希望,然而現實卻一直讓他絕望。
現在還被秦淮這樣消遣!
數個月累積起來的火氣處在爆炸的邊緣。
趙綸臉色陰沉,一把將秦淮抓起來。
“刀很鋒利。”
秦淮作勢要切,趙綸臉色立刻變了,縮回了手。
這是刻核桃的刀。他不敢硬剛。
“年輕人毛毛躁躁的,沒點耐心。”
秦淮像趙綸的長輩,一邊嘆息,一邊慢悠悠的拿起桌上的核桃。
對於魏老闆和趙綸的不淡定,秦淮能夠理解。
因為核雕,本就是在方寸間舞蹈的藝術,每一根線條的啟承轉合,都存在細微差距。
而這細微的差距,如果出錯,那就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了。
光靠一柄刀的刀刃,恐怕還無法駕馭核雕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麻煩。
一般被稱作高手的核雕師,確實會有三十來柄篆刻刀,三十柄刀各司其職,隨取隨用,運刀如指,能大大的減少犯錯率。
這就好比用不同的機床生產來精密零件。需要不同標準的零件,就採用不同的機床。
需要什麼樣的線條或者技法,就採用符合要求的篆刻刀。
但凡事總有例外,真正將技藝掌握到了一定境界的核雕宗師,只需一柄平刀即可。
這叫大道至簡。
當然,達到這類境界的核雕師鳳毛麟角。
同樣的,在書法史上,能用破舊掃帚寫出好字的書法家也寥寥無幾。
秦淮選擇了一柄平刀,四平八穩的握在手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冷不丁去抽秦淮手中的刀,絕對是抽不動半分的。
因為抓得太穩了。
這一點,能從側面體現核雕師的功力深厚與否,當然,外行人看不出來。
秦淮的神情自若,有點舉重若輕的既視感。
第一刀,平平淡淡,看不出什麼運刀如指的技術。
趙綸臉上的不屑越來越濃。
在他拜訪的一群名師中,哪個不是在雕刻前莊重的擺好篆刻刀,甚至沐浴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