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位學者無言以對。
難為秦核舟還能如此淡定……定力非人啊,換做其它學者,早就老臉一紅了。
“這個我倒是看過,而且漢服熱愛著喜歡新增這一種紋飾,不過誰給她命名為柿蒂紋呢?考證頗為草率啊。”
秦淮放下圖稿,微微搖頭。
巧合的是,對於‘柿蒂紋’……他略懂一些。
聽到秦淮的話,劉教授眼前一亮。終於有學者跟他執相同見解了!但秦核舟能夠擺出科學可靠的論證嗎?
若是不能……恐怕會被其它學者譏笑吧?
劉教授自己閉關搜尋資料,整整搜尋了一個月,翻遍了幾十部有關於青銅器紋飾的專著。
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秦核舟能夠臨場發揮,找到駁倒柿蒂紋的證據嗎?
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
劉教授完全不抱期待……
其它學者也是挑了挑眉。
哦?
秦組長這是強行挽回顏面,還是?
“柿蒂紋的命名,是由考古學界,兩位泰山北斗,梁教授和李教授的完成的,現在已經向文物局申請確認檔案了。秦先生說的草率,我不敢苟同。請說出具體考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青挺直胸膛,頗為驕傲,畢竟他就是兩位泰山北斗帶出來的得意門生。
秦淮說這份考證有些草率,讓他生出不滿。
秦淮處之若素,具體考證啊……
當然是有的。
而且非常簡單。
“古人是非常注重生活實際的,無論是天文曆法,還是水利設施,生活科技,都是建立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這一點,你們認同嗎?”
十幾位學者頷首。
當然認同。
古人最講究實用主義了。
算術的韓信點兵、天文的精確測量、醫學的中藥理論、農業的二十四節氣,無一不是從生活實踐出發。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從生活實踐知識來看,就從中醫藥理罷。”
秦淮從容得一塌糊塗。
沒有絲毫慌張。
而且給人一種,思路清晰的即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