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不承認罪行,還要美化歷史的國家。
《正視我》只是一個開端。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這一份情緒。
其實也藏在當年中日建交的檔案鄭
《中日聯合宣告》的第一句話: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
一衣帶水這個詞,乍一看,或許還不錯。
但仔細看這個成語的出處。
就會深深佩服於領導人話的高明當年隋文帝即將一統下,只剩下南方的陳朝。
瑟瑟發抖的陳朝祈求和平。
隋文帝答覆: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意思是,我為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就要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
後來。
隋滅南陳。
這個成語,在歷史上的畫風,一向充滿著殺氣:
……
《南史陳紀下》:“隋文帝謂僕『射』高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遂滅南陳)。
……
《宋史潘美傳》:“美受詔,提驍果數萬人,期於必勝,豈限此一衣帶水而不徑度乎?”遂破敵軍)
……
《舊五代史李建及傳》:晉將)呼曰:豈有一衣帶水,縱賊如此!遂破梁師)
……
由此可見。
這個成語的畫風就是,我這句話,就存在想要滅掉你的念頭,而且總能夠言出必校
堪稱是古代版的‘勿謂言之不預也’。
外交辭令上都寫得清清楚楚了,自然沒有善罷甘休的意思。
只是時候未到。
尤其是東瀛還死不承認罪行,甚至在教材中美化歷史,這就更加不會善罷甘休了。
秦淮完全寬容不來。
所以秦淮如此直白『露』骨,不給情面,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每每想到那些罄竹難書的罪行,就意不能平!
秦淮沒有資格,替那些遇難的嬰兒,替那些遇難的『婦』女,替那些那些遇難的老人,替那些遇難的孩子,替那些戰死的軍人,替那些被化作孤魂的戰士原諒……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替先輩們銘記這段歷史。
……
金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