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心。
閉目。
靜思。
在創作前,秦淮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思考。
閉上眼睛。
大千世界在秦淮面前緩緩展開。
彷彿是一個一眼望到底的長鏡頭:歷史、文明、山川、險遠,次第登場,一個個精彩紛呈的世界,印刻在秦淮腦海鄭
為秦淮提供著靈福
王羲之: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大抵就是秦淮此刻所做的事情。
思考。
千思萬慮。
絞盡腦汁。
冥思苦想。
秦淮的藝術細胞陷入亢奮之鄭
……
‘三十朵海浪過於繁瑣,必須精簡。
十朵?
能表現出一片海洋嗎?
不能!
三十朵也不能!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關鍵在於海納百川!’
秦淮默默思考。
腦海中有想法,但沒有具體思路。
這讓秦淮頗為抓狂。
站起來來回踱步。
明明坐直升機俯瞰時,乘遊輪觀熔漿入海時,滿是創作的慾望和衝動……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
秦淮腦海中漫無目的的浮現了幾句詩。
咦?
他竟有些驚喜。
這句詩的意境如果透過銅藝完美展現,恐怕也是一件優秀的作品!
但如何表現海上明月呢?
又如何表現灩灩隨波千萬裡呢?
難度不!
就目前看來,玉雕最適合展現意境。
在銅藝上追求意境,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