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
林櫟起身拿出手機,給秦淮打電話求助。
師父可是玉雕界一座豐碑,哪怕岳父有蘇杭城影響力最深遠的玉雕廠,但也是猛龍過江。
能不給名蓋江左的秦核舟一些薄面?
蘇杭城的玉雕師可是人手一本師父編寫的玉器研究筆記!
師父在玉雕界有群眾基礎!
如果師父出門,老岳父無論如何都得掂量一二。
想到這裡,林櫟給自己插了一杆旗幟。
穩了穩了。
師父這株大樹真是好乘涼啊。
林櫟笑容滿面,然而,幾通電話撥向金陵,卻如石沉大海一般無人接。
林櫟心臟咯噔一跳,黯然失色,面部表情緩緩石化。
不會罷,關鍵時刻師父居然不接徒兒的電話……
還想著師父明天霸氣登場,只是揮了揮衣袖,老岳父就忙不低點頭答應婚事呢。
結果,人間蒸發了,還是說師父還在忙碌?
林櫟想起以前蹲在師父家門口的悲慘往事。
想必現在師父正有要緊事……
‘對啦,師父都結婚了,也有夜生活嘛,懂了懂了。’
林櫟露出一個茅塞頓開的表情,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嘟嘟嘟給師父發了一篇三百字的求助簡訊,爾後關機,遁入失聯狀態。
而遠在金陵的秦淮和商雅,其實並不忙碌。
而是悠閒的坐在屋頂小陽臺上,一套茶具,一柱清香,坐在一起煮茶聊天。
陽臺上栽種的薔薇花已經開成了三堵花牆,在夜間綣繾自賞。
茶席放置在正中間,此時爐水沸騰,茶香嫋嫋,與焚起的香氣混合在一起,被習習的微風吹入肺部。
透過明淨的玻璃頂,看不到星光,但能看到一輪皎潔的明月。
蘇子美嘗言:明窗淨几,筆墨紙硯、茶葉杯盞皆極精良,亦是人生一樂。
雅緻的氛圍,讓人心無雜念。
在煮茶的間隙,兩人還拿來竹蔑,在一旁慢慢編織著。
淮竹初長成,青綠自然,切削成紅線寬,窄窄的一片,薄若蟬翼,摸起來軟軟涼涼的。
秦淮給商雅教了一種三角孔編織法,即以三條篾起編,第一條在底,第二條在中央,第三條在上交叉散開,而且角度相等。
第二次再以六條竹篾,分別穿插,而後依次逐漸增加。
用三角孔編織法能夠編出一個蔑制正六邊形竹墊,幾何圖案,配上青綠的顏色,霎時好看。
相比於塑膠製品,更環保清雅,淡淡的竹香更是令人心情愉悅。
秦淮一邊手把手教導,一邊給商雅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