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步,將石膏模型敲碎,留下青銅器。
一步步工序下來,得到的青銅器會與最初用蠟雕刻的模型一般無二。
現藏於豫省博物館的超精美雲紋銅禁青銅器便是用失蠟法鑄而成。
曾侯乙編鐘有一部分青銅器也是採用失蠟法鑄造。
別看失蠟法已經誕生了兩千多年。但其精妙程度,哪怕在航天零件的鑄造中都能用到。
“不要著急,只是小擺件,速度很快的。”
燕老先生以為兩人著急了。
畢竟現在的小年輕,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少有耐心靜等一個下午的。
“不然你們出去玩一段時間,傍晚再來。”
“沒事老爺爺,我們能等。”
商雅擺擺手,屏住呼吸,不再打擾老先生。
燕老先生於是將柚子大小的石膏模具放在桌上。
隨即盛具傾斜,讓得熾紅的銅漿沿著模具內壁緩緩流淌。
這一步必須小心翼翼,不能出現氣泡。
一旦出現氣泡,青銅器表面便會起伏不平,哪怕氣泡很小,亦影響美觀。
不過,一邊是必須小心翼翼,但另一邊也不得拖泥帶水。
太磨蹭的話,銅漿的凝固時會出現顯著分層,同樣影響美觀。
所以倒漿的過程要讓細膩與果斷並存。
這一步對耐心、技術、經驗、手臂肌肉記憶都是高難度的考驗。
一旦拿捏不準,青銅器直接報廢!
故而燕老先生表情凝肅,手腕釘在空中一動不動,甚至還屏住了呼吸。
秦淮津津有味的看著。
青銅有溫,雕塑有度!
將熾紅的滾動的熔漿,凝固成靜態的青銅器,僅僅是過程就充滿著藝術的氣息!
秦淮雙眼放光,躍躍欲試,但一直壓抑著那股慾望。
……
“呼。”
倒完一個模型,老先生把銅漿盛具放下,長長舒了一口氣,揉了揉痠痛的肩膀。
三分鐘後,方才表情莊重嚴肅,屏住呼吸的繼續倒入熔漿。
滾燙的熱浪烤得老先生的手臂一片通紅。
但老先生的手臂仍然是如深山老林中的老樹根,死死的釘在了空中。
熔漿拉出一條手指大小的懸河,緩緩沒入模具中……
半個小時後,燕老先生把兩顆柚子大小的模具灌滿了青銅汁。
“讓它們冷卻一個小時便可以砸壞模具,取出青銅器了。”
滿頭大汗的小老頭捶了捶老腰,語氣中都帶著一絲愜意。
……
“老先生,我能不能自己動手鑄造一個青銅器?”
秦淮躍躍欲試,提出請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