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腦海中浮現籽玉玉皮氣孔的細節,爾後,刀尖抵在玉料表面。
輕輕一點,一個小小的痕跡出現。
這種雕刻法很奇怪。
因為在秦淮以前的玉雕中,都是直接雕刻刀拉出線條,會採用提、按、頓、挫、順、逆的技巧,而且動作舉重若輕,瀟灑豪邁。
而這一次,秦淮的手腕永遠保持著一個固定的姿勢。
只有輕輕一點,這個單調的操作。
不是秦淮不想炫技,而是他不敢。
畢竟每一次微觀雕刻,都是在一百微米的單位內雕刻。
如此精細的工程,註定是脆弱了。
也許手一抖,就出差錯導致整個玉料報廢。
秦淮不敢錯,也不容許自己犯這種錯誤。
只見秦淮全神貫注,手腕好像半點沒有動作。
但額頭上的汗水告訴商雅,秦淮雕刻到了白熱化階段。
一個小時後。
累得頭昏目眩的秦淮將小魚玉雕取下來。
他覺得探針雕刻進展很順利。
而且雕刻過程十分享受,一定會是一件優秀的作品。
然而,旗幟折斷了。
秦淮的笑容在目光觸及到作品時便飛快消失。
原本的玉料雖然沒有生命感,但至少栩栩如生。
然而經過秦淮一個小時的‘精雕細琢’後,整塊玉雕的神韻,都被榨乾了?
竟然給秦淮一種歪瓜裂棗,不忍直視的既視感。
乍一看沒有任何問題,可是越看越醜,越看越覺得難受。
好像看到了一個道貌岸然,實際上內心齷齪骯髒的偽君子……
錢鍾書曾經說過: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砂礫或者骨魚片裡未淨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而這枚被處理過的玉雕,就像忠厚老實人的惡毒,給秦淮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你說不出它哪裡不好看。
但潛意識中就覺得難受,覺得如鯁在喉。
這是一種直覺,一種強迫症患者對美的潛意識追求。
……
……
“怎麼會呢?哪一個環節出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