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近百根木料配合才能完成這一步復原,否則就會多出一塊木料!
厲害啊,如果不是影片的演示,哪位專家會做如是猜想?
“媽的,秦淮真特孃的是一位榫卯天才!”
欣喜若狂的吳秘書長猛得一拍辦公桌,忍不住爆出了粗口。
後面的影片他都不需要再看。
能在第一處就想出如此精妙的重組方法,後面自然不會出錯。
妥了!
古建築能夠還原了!
吳秘書長手微微顫抖,心潮澎湃。
‘多謝秦先生,多謝秦先生。’
吳秘書長髮送了一則訊息,把訊息往上一拉,看到了秦淮前天傳送的那段話。
‘編號七百六十九號木料必須在第六百四十號位放置,放第七百零六根木料的時候,必須先轉四十五度,放第七百六十八號木料時,再轉四十五度……’
這句話的意思和影片演示几几乎沒有差別。
也就是說,秦淮前天五分鐘的解決方案是完全正確的。
額……
額……
吳秘書長驚訝得合不攏嘴,五分鐘把專家組三個月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攻克,這有可能嗎?
常識告訴他,這不可能,但影片卻告訴他,完全可能!
吳秘書長望著手機螢幕,久久無言,羞愧不已。
當初,他對秦淮頗有微詞,並還覺得秦淮極為敷衍,
而當微博網友追問古建築組裝的進展時,他回答的是:
‘抱歉,秦淮失敗了。不過失敗沒什麼,我們十六個專家三個月都沒解決困境,秦淮失敗也很正常嘛。’
當時,吳秘書長自作多情、沾沾自喜的以為是他照顧了秦淮顏面。
但……實際上,這是在折辱秦淮啊!
秦淮明明五分鐘就解決了的!是他們不相信,沒有嘗試。
想到這裡,吳秘書長滿臉羞愧,連忙把之前的幾條回覆全部刪掉。
但木已成舟,已經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
有些網友藉著這個話題酸秦淮。
譬如汙衊秦淮盲目自負。
以為自己的榫卯結構造詣能媲美專家組,這才忘乎所以的擺起了架子,不願意趕到秦省的古建築新址實地考察。
這不,失敗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