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大都是以物易物的形式。
大家給劉玫的東西,也都五花八門。
什麼頭繩,什麼水果糖,什麼水果蔬菜......
劉玫也漸漸學會了“看人下菜碟”,給什麼樣的東西,畫什麼尺寸的畫像。
不僅如此,素描、水粉、水彩和油畫之間的價值差別,也都大著呢!
作為一個集團的前ceo,劉玫可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她絕對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隨著劉玫哪兒的東西越來越多,劉玫家就成了大家眼裡的百寶箱,想要點什麼沒有的東西,也都會找上劉玫交換。
劉玫家儼然成為了一個小型的雜貨鋪。
只不過,是以物易物形式的雜貨鋪。
憑藉著這份副業,劉玫很快在家屬區站穩了腳跟。
哪怕,她實際上還沒有完全的住進去。
對於這種變化,劉玫欣然接受著。
想要過點富裕的生活,不辛苦點怎麼行?
不過,也會有一點小小的煩惱。
畢竟,那裡都少不了奇葩。
愛佔便宜的鄰居也不是沒有。
只不過,劉玫也不是任人隨便揉捏的軟柿子。
話雖不多,句句要命。
簡單過了兩三招,知道趙大姐都在他手底折戟沉沙以後,大都收斂了不少。
等到劉玫領到第一筆工資,把欠朱師傅和唐三的工錢結清,住了進來,日子過得倒比在劉家更愜意幾分。
照理說,搬家總得吃個溫居飯,燎個鍋底。
可做好了一桌子菜,劉玫思來想去,都沒能找到能親密到陪她愉快慶祝的人。
自己的心意和別人的心意同樣重要。
這種幸福,勉強不來。
劉玫想了想,乾脆全都裝進飯盒,拎到醫院,找自己的“救命恩人”去了。
王青山的病房就跟劉玫已經熟悉得像自己家的後花園一樣,輕敲了兩下房門,聽到王青山厚重的那一聲“請進”,劉玫毫不猶豫的推門而入。
只一眼,就讓劉玫愣在當場。
病房裡,除了王青山,還有一位劉玫的老熟人。
當然,是上一輩子的老熟人。
這一輩子,她們應該第一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