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皇后一聽,心中便起了些小算盤,因說道“嗨,這點小事,何需驚動母后她老人家?弟妹若信得過,儘管包在本宮身上便是了。”
“說起來,本宮相熟的人家裡很有幾個不錯的孩子,只是不知道弟妹瞧不瞧得上...”
蘇沫深知依初一和蘇方的年紀在這個時代已經是老男人了,因而也不挑,說道“若是如此,便真是再好不過了。”
“皇嫂也甭說瞧不瞧得上這種話,只要有人瞧得上他們,我便覺得是萬幸了。”
皇后喜笑顏開“瞧你說的,二位侯爺年少有為,正是相談人家的好時候,這幾年若不是瞧著二位侯爺沒有娶親的意向,只怕兩座侯府的門都要給人踏破了呢。”
“竟還有這等事兒?”蘇沫顯然有些吃驚。
納蘭皇后道“可不是麼?就說弟妹那嫡親的弟弟蘇方,前幾年可是‘一家有子百家求’,連父皇都想將和敏大公主下嫁呢。”
和敏大公主是唐上登基後的第一個孩子,乃是貴公主,頗得唐上寵愛,但性子卻是極好的,也是因為唐上一心想給大公主挑選以為人品相貌俱佳的駙馬,以至於大公主現在都還未出閣。
“那後來怎滴未成?莫不是那小子眼界高至如此,滿京城的小姐,一位也看不上?”若真是如此,蘇沫覺得自己便要吐血了。
納蘭皇后笑說“哪能啊,當日鎮國侯只說他是弟弟,不能越過姐姐去,要等你這位姐姐成婚他才肯成親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蘇沫心裡頭頓時心虛起來——這樣說起來,到底還是她拖累弟弟耽擱了。
於是連忙說道“這事兒也是我思慮不周,如今我回來了,很該替他大辦一場,權當是一些彌補。”
納蘭皇后聞言,鄭重承諾道“弟妹放心,此事兒我一定上心,回頭便拿了京城貴女們的畫像來與弟妹一同商議,定給二位侯爺挑選出極好的夫人。”
蘇沫點點頭道“也不必拘著‘門第’二字,依我說,只要那姑娘品貌無恙,能夠打理好內務便是好姑娘,不必約束於門第嫡庶。”
納蘭皇后道“話雖是這麼說,然大戶人家嫡出的閨女品貌大多較尋常人家強出些,再者...姻親有些勢力比沒有還是要好些。”
最後一句她說的聲音極細,但蘇沫還是聽到了。
她知道皇后是真的用心在考慮,便也未曾反駁,反正最後挑出來的姑娘家怎麼著也得由她過一遍目,若不滿意篩下去也便是了。
“對了,方才皇嫂說的相熟幾位的姑娘,不知是哪幾家?”蘇沫笑說,“若皇嫂族中有適齡的姑娘,那也是極妥當的。”
“有,有!”納蘭皇后忙不送應下來,至於先前她所說的那幾個相熟人家...雖都是她的手帕之交,但哪有自家孩子親近?如今人家既有意,那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比較好。
“本宮有兩個侄女,俱是聰明伶俐、相貌可人的,年齡...也正是花一樣的年紀,雖是庶出,但俱是教養在老夫人膝下,人品是沒有問題的。”
透過剛才那番話,皇后已知道蘇沫鐘意什麼樣的姑娘家。說實話,不看重嫡庶門第也有不看重的好處,至少少了許多被聖人猜忌的風險。
蘇沫當然不會就憑人家上下一張嘴就把兩個弟弟的婚事許下來,至少得見過那兩個姑娘家一面。
要不是現在時間有些緊張,她覺得還是安排初一、蘇方都和兩個姑娘“偶遇”幾回才好。
那樣的話,如果初一或蘇方瞧著姑娘家不歡喜,還可以乘著為定下來,另外相看。
納蘭皇后顯然也是懂她的顧慮的,很識相的沒有追著要答覆,而是以退為進,說道“雖說都是好姑娘,但到底本宮的親戚,若真個這樣就定下來將來傳出去難免有人說閒話。”
“弟妹不妨先到母后那裡請安,本宮正好命人將貴女們的畫像取來,晚些時候與弟妹一同觀看。”
蘇沫立即起身,作一揖道“有勞娘娘了。”說罷,轉身即走了出去。
她才一走,納蘭皇后便迫不及待叮囑一個小宮女“你速速出宮去見老夫人,事關納蘭氏組此後百年繁榮,務必請老夫人上心,儘快將清兒和蓮兒送來。”
算上納蘭皇后,納蘭家有三朵明珠,另外兩人便是納蘭清和納蘭蓮了。
她二人雖是庶出,但能夠與居嫡居長的納蘭皇后齊名並列,品貌才華著實也非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