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磯道:“我已聯絡中原崔、鄭、盧、吳以及你們陸家家主,陸續遣人往洛陽助你開拓。
“另外,你此行離去時,讓景飛虎、胡順二人率五百兵士,化整為零,扮作百姓隨你同歸。再讓柔影揀選中院博學士子,經世濟民之才,充作你府中幕僚……”
陸英起身施禮道:“多謝先生!晚輩銘感五內,永誌不忘。”
蘇頌磯又道:“你家朱夫人,或許去了南方……”
陸英聽到琳琳訊息,不由急問道:“南方何地?請先生告知!”
蘇頌磯笑道:“你別心急。老夫只是略聞風聲。有人見她曾在建鄴露面,與兩個南蠻少女一道。”
陸英心念電轉,聽到兩位南蠻少女,不由想起曾在關中見過的綠裙黃裳女子,琳琳也是在關中失去蹤跡,難道竟是與她們一道?
因問道:“可是一著綠裙,一著黃裳,個子不高,面板略黑,說話口音古怪的兩少女?”
蘇頌磯見他如此反應,微微詫異,不由捋須笑道:“華亭,你可知姻緣聚散自有定數,強求不得。若該相見時,自然會見,若不能再見,你縱然尋遍萬水千山,也是無用!”
陸英低頭悵然,道理何嘗不懂,但捱到自己頭上,畢竟不能如此平淡處之。
他暗暗打定主意,離了鬱洲山島,先往建鄴一行。縱然不能碰到琳琳,也要尋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那兩名少女看著天真爛漫,應該不至加害於琳琳。再說琳琳武藝精強,又豈是尋常人能加害的。只是不知她為何要與那二人同行,或許是有極為重要的事。
蘇頌磯口中喃喃道:“三江四海一仙山,攪動人間不能安。老夫在這鬱洲山,何曾想攪動天下不安!世人誣我,為之奈何。”
陸英聽他說起這歌謠,忍不住接道:“東來寇,西來僧,南北幾個青袍客。九州同傾覆,四夷亂中原。”
當日曾從道元大師口中聽過,不想蘇頌磯也知曉這歌謠。正好此時與他探討一二,看他是否瞭解其中隱秘。
蘇頌磯道:“元象宗、無異門、維摩寺、四夷島、宙斯教,加上老夫行一學院,還缺兩個。卻不知所指何意!”
陸英道:“東來寇,當是指倭奴海寇。西來僧,是指西域維摩寺妖僧。那南北幾個青袍客,又是指誰人呢?”
蘇頌磯笑道:“此歌謠忽然傳佈,不知誰人所造,意欲何為。華亭以後當用心體會,除患於未然,消弭於無形。護我九州華夏,萬不可致其傾覆!”
陸英鄭重點頭,算是答應接過蘇頌磯的使命。兩人忽然沉默,再不知談些什麼。枯坐了許久,陸英辭別蘇頌磯,從神女峰下來,回到中院客舍中。
第二日,陸英決意辭別,找到賀柔影與她商量學子、士卒支援之事。
兩人定下大略,約定陸英先回洛陽,賀柔影與中院學子及景飛虎等隨後啟程。
末了,陸英踟躕良久,才問道:“柔影,你早就知道了?”
賀柔影一怔,盯著他望了片刻,忽地轉身,好似在擦拭眼角。
陸英心中極不是滋味,只得勸道:“若此事為真,你我重逢也算天可憐見……我自幼孤苦,無親無故,能得你為妹妹,本是幸事……”
賀柔影轉頭笑道:“誰是你妹妹,叫阿姐!”
陸英難得看她展顏歡笑,一種從未有過的情感竟從心底忽地湧出。終於不再糾結母親是不是蠻夷,父親為何會與賀蘭氏女子有染,此刻只想好好享受來自一母同胞姐妹的溫情。
他笑著言道:“想做我阿姐,總要文才武略皆勝過我,令我心服口服才行!”
賀柔影錘他一拳,揚起下巴道:“你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嗎?在阿姐面前,不過爾爾。”
陸英道:“你第一次見我,就用毒箭傷人,第二次又使詐用靜女霏煙把我迷倒。還有你那馴鯨銀鞭,大陸澤詭計,宇文家力敵驚馬,雖說手段層出不窮,可卻沒有個姐姐樣!”
賀柔影仍笑道:“不讓你吃些苦頭,怎知道阿姐厲害!”
陸英道:“身為大兄,吃些苦頭也無妨。”
賀柔影嗤了一聲,自顧走到外間不再理他。陸英笑著跟上,兩人漫步水潭樓榭之旁,俯仰神山嘉木之景,再無須多言,自有深深親緣在彼此心內交融,此生再也割捨不斷。
走過水榭看到寇謙,仍是低頭默算,忽而皺眉忽而展顏。陸英忍不住道:“寇公子,可有所得?”
寇謙抬頭見是陸英,不由喜色湧起,上前道:“陸兄,你那本算書何時借我一觀?”
陸英無奈道:“那書我遺忘在了洛陽,現在實無法呈送於君!”
寇謙滿眼失落,又施一禮,自顧自坐在木廊邊發呆去了。陸英苦笑搖頭,只得繼續往前行。
走到海港邊,陸英看著船隻欲言又止,還是賀柔影道:“今天就走嗎?”
陸英一笑,回身抱拳道:“後會有期。大兄告辭了!”
喜歡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請大家收藏:()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