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英知道五溪能耐遠在自己之上,縱然追及也討不了好處,只得吞下這口氣,日後如實告知玉英真人便是。
他看了看盧月與步高子二人,嘆息一聲尋路回返郭質居處。
郭質知道兒子被太子姚興召見,也明瞭無法再輕易誅除此子。只得打算離開長安,先防備秦軍襲擊諸堡。
第二日,郭質與陸英分頭離開藏身處,扮作行商往城外趕。陸英牽著馬,一路興致索然,既悔恨郭珣借自己手逃脫,又憂慮五溪搶去了《太平洞極經》,不知要惹出什麼禍事。
走到城門處時,身後忽然傳來馬蹄聲響,兩隊秦軍騎士挺槍貫甲從城內奔來。
陸英皺眉避在一旁,看著他們風風火火馳過。等到騎兵過盡,卻見一名少年人跟在馬後,正是郭珣賊子。
陸英大怒,這無恥逆豎竟敢光天化日助秦兵為惡,不知出城去所為何事,若是落了單,今番定要取他狗命。
他隨之出城上馬,發現郭珣與秦軍往東疾奔,心下正合計較,當即也跟著他們前行。
馳出數里,秦軍追及一夥客商,不由分說挺槍就刺。當場有數人死在馬下。
陸英定睛看時,那夥客商正是郭質一行,他此時才知曉,原來郭珣竟是帶人來追殺自己父親。
他怒從心頭起,抽出神術寶刀,一夾馬腹如風馳電掣追上前去,揮刀就向郭珣後頸砍去。
郭質在重圍之中,看到郭珣身影,忍不住怒罵道:“逆子,老子宰了你!”
陸英見他不顧身周鐵槍,徑直往郭珣處奔來,連忙舍下郭珣,飛身躍起替他擋開秦軍,大喝道:“郭兄快走,此處交給我!”
郭質不聽,仍不管不顧殺向郭珣。陸英無奈,架起他胳膊殺出敵陣,兩人一躍上馬,再看郭珣時早逃之夭夭。
陸英橫刀立馬,對秦軍叫道:“眾軍聽著,我乃北漢國主親封鎮魔大真人,你們助紂為虐,殘害良善,可知道陸某的厲害!”
秦軍騎兵被他威風所攝,更有幾人曾經聽過陸大神仙的事蹟,不由躊躇不前,四下裡議論紛紛。
陸英道:“郭珣以人子之身,喪盡天良帶兵追殺生父。如此泯滅人性之禽獸,你們竟敢與他為伍?回去告知太子姚興,陸某改日親自問問他,這是什麼道理!”
言罷丟下愣神的眾騎士,帶著郭質灑然離去。秦軍無人敢上前追趕,只得回城向太子殿下覆命,將遇到陸真人之事如實告知。
陸英一氣奔過灞水才停下馬,扶著郭質下來,拱手道:“郭先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三輔諸堡以你馬首是瞻,你怎可不顧惜性命?”
郭質垂下頭嘆息道:“陸祭酒教訓的是。當時血氣上湧,沒有考慮許多。只想著親手宰了逆子,好為弟兄們討個公道。”
陸英道:“生死有命,成敗在天。今日殺不了郭珣,是他命不該絕。多行不義必自斃,他日一定難逃天譴。”
郭質躬身一禮,謝道:“多謝陸祭酒救命之恩。郭某這就回返堡中,商量禦敵之事,絕不讓數萬百姓淪陷羌賊之手。”
陸英點頭道:“這才是正辦。如今姚秦得勢,我們還需靜待時機,儲存實力。不可圖一時之榮辱,毀壞了大業根基。此地相距你郭家堡尚遠,我送你一程。”
於是又與郭質同乘一馬,緩緩往東行來。待到天晚,已經離長安甚遠,郭質不忍白雲烏受苦,堅持要就此分別,自行返回。陸英同意了他所請,兩人惺惺相惜,灑淚別過。
當日天晚,陸英尋了一處避風處過夜,第二天一早,仍然跨上駿馬趕路。
離開洛陽時日不短,也不知道中原局勢如何,城中朱孚等人將防務整頓的怎樣,毛秋晴是否安然到了洛陽。
是以他一路歸心似箭,星夜兼程不敢耽擱。一路無話,這天午後終於望見洛陽城闕。
雄城臥在中原大地,北有大河,南有伊洛,西有函谷,東有嵩嶽。如此形勝之地,又當九州之中,確乎是帝王宅邸,中國腹心。
若是能保住洛陽,就能控扼秦趙,北阻魏代,即使將來江東亂起,也儘可以周旋於不敗之地。陸英遙望良久,提韁繼續前程。
洛陽城中英才集聚,更有兩名奇女子,此時可謂濟濟一堂。薛勇與申屠柔影正在分析各地情報:
趙國段垂大獲全勝,慕容永手下大逸豆歸開啟長子城門,引段氏兵馬入城,慕容永以下公卿大臣盡數被誅,西趙滅亡。
會稽王之子孫元顯受封征討都督,派楊元琳與謝琰、譙王孫尚志等抗擊王孝伯聯軍。孫尚志擊敗豫州刺史庾楷,其後桓敬道率軍直下,大敗孫尚志,並進軍石頭城。
孫元顯從竹裡撤還建鄴,並率軍守衛石頭城抵禦桓敬道。又以楊元琳與謝琰分戍北郊及宣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