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 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

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 (第2/3頁)

推薦閱讀:

陸英對陸道隆言道:“記下,王國寶陰謀弒君,勾結陳夫人、殿中少監馮鑑,趁夜命宮女弒殺陛下,又妄圖入宮篡改遺詔,禍亂天下社稷……”

說完,一旁書吏早就揮毫而就,與馮鑑口供一同呈給陸英。陸英看罷,命人遞給馮鑑道:“按上手印,簽上姓名!”

馮鑑咬牙按了手印,又道:“陸大人,小人不會寫字!”

陸英道:“不會寫字?那就把你印信留下!”

馮鑑忙道:“大人容我想想!好像勉強能畫個樣子……”

言罷用筆在紙上歪歪斜斜寫下馮鑑二字,遞給衙役呈上。

陸英得了供狀,囑咐他好生伺候陳太妃,今日之事不可對任何人說起,否則就是誅九族的大罪。馮鑑滿口答應,千恩萬謝的離去。

馮鑑剛走一刻,宮內殿中監就派人來到,質問廷尉署有何職權審問殿中少監。

陸英命陸道隆自去應付,他拿著那份供狀陷入了沉思。雖然有了王國寶弒君罪證,但會稽王當政,恐怕也不會真對他下殺手。若是沒有外力壓迫,想動王國寶何其不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國寶兄弟慫恿會稽王削藩,謀劃如何解除王孝伯、殷仲康等軍鎮大權,但又怕操之過急,逼反了他們。

朝中地方暗流洶湧,各人有自己的算盤。過了兩日,收到密報稱,王孝伯有意發兵討逆,並已聯絡荊州殷仲康互為聲援。

陸英心知時機將至,定下心來靜候那一日。同時,朝廷也收到了王孝伯的奏章,他自請北伐,要求徵兵備甲。

王國寶等人更懼,拜王孝伯徵北將軍,不同意他興兵之事。又將免除陸英廷尉之職,調任他為國子學祭酒。陸英藉故遷延時日,稱有積案未清,暫不能交割。

京口終於傳來訊息,王孝伯抗表京師曰:“後將軍國寶得以姻戚頻登顯列,不能感恩效力,以報時施,而專寵肆威,將危社稷。先帝登遐,夜乃犯闔叩扉,欲矯遺詔。

“賴皇太后聰明,相王神武,故逆謀不果。與其從弟王緒同黨兇狡,共相扇動。此不忠不義之明白也。

“以臣忠誠,必亡身殉國,是以譖臣非一。賴先帝明鑑,浸潤不行。昔者趙鞅,興晉陽之甲,誅君側之惡,臣雖駑劣,敢忘斯義!”

表上即行,刻日起兵,大軍向建鄴而來。荊州殷仲康亦遙為聲援。京師戒嚴,朝野譁然。

王國寶惶惶不可終日,其弟王緒建言,矯詔召來楊元琳與車胤而殺之,以除士人之望,然後挾天子與相王發兵討伐殷、王二藩。

王國寶從其計,召來楊元琳與車胤,卻不敢加害,反而問計於二人。

楊元琳素有才名,先帝遺詔喪冊都是他一人起草。車胤為國子學祭酒,清廉方正,幼時便有囊螢讀書的美名。

兩人都是當世名流,受海內仰望。

楊元琳對王國寶言道:“王、殷二人與卿素無深怨,不過是競逐勢利,博取名望罷了!”

車胤道:“昔桓大司馬圍壽陽,彌時乃克。今朝廷遣軍,孝伯必堅城自守。若京口未拔而上流荊州軍奄至,君將何以待之?”

王國寶更加懼怕,於是上疏解職,詣闕待罪。俄而又後悔,詐稱陛下有詔,復其本官。

陸英見良機已到,將馮鑑供狀遣人密呈會稽王府,逼迫孫玿給個說法。但畢竟關涉先帝死因大事,還是暫不公開的好。

如果這供狀白於天下,會稽王、陳太妃都將難脫罪責。此時攪得皇室大亂,恐怕使社稷一朝傾覆。

會稽王收到廷尉供狀心內驚恐,又害怕王孝伯、殷仲康併力迅猛殺來。於是委罪於王國寶,派遣譙王孫尚志押解王國寶、王緒兄弟交付廷尉。

孫尚志乃是譙王孫恬之子,如今襲爵王位,為驃騎大將軍諮議參軍。

最新小說: 魔獸要塞 紅樓之涵師兄來也 色淚 滿朝奸佞,你要我當千古一帝 冥王逼嫁:驅魔少女,Go! 紅樓後續 渡邪錄:翡翠夢境 太歲官婿 大唐第一臣 水滸大潑皮 北胤前傳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最強猛士之漢末崛起 布衣小書生 抗戰之扞衛者 大唐:從為李二批命開始 大唐:開局熊孩子,舉報親爹李二 三國之重生劉莽 宋吹 奇門現代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