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勇與蒙遜、延孤正在看他捕鹿,忽而聽他一聲悶哼,從空中摔在冰面上。三人大驚,不顧一切向他衝來。
蒙遜邊跑邊拉弓,嗖嗖數箭射向石鯨之後。豈料放暗箭之人,一箭得手早已逃之夭夭。此人名號一弓,向來只射一箭。
陸英見到發箭力道,時機拿捏,與在驪山行宮城門外那次如出一轍,已猜到大概便是消失許久的大狐一弓。再看他逃跑時身影,如何還認不出這元象宗賊子。
無奈肋下中箭,痛徹心扉,他也無力追趕,只能看著大狐一弓遠去。
原來這大狐一弓見長安城中形勢艱危,便起了溜之大吉的心思。這段時日在上林苑中游蕩,坐山觀虎鬥,待看誰將取勝之時,再出頭去投靠。
段衝連連敗給漢軍,大狐一弓也不願貿然上門,回長安又略有不安,就一直藏身在山林間。今夜他正在昆明池中巨鯨下休息,聽得動靜悄然檢視,見到竟是宿敵陸英,不禁分外眼紅,便忍不住射他一箭。
他自幼練箭習射,眼力超出常人,在暗夜中也能百發百中。此次一箭功成,心滿意足地飄然遠去。
禿髮延孤扶起陸英,見他手中還抓著鹿尾不放,不由哭笑不得。任那梅花鹿倒在冰面掙扎踢撞,陸英死死抓住其尾,便如抓著傾國之寶一般。
薛勇一叉將鹿扎死,陸英才鬆開手,捂著傷處嘶嘶作痛。沮渠蒙遜檢視陸英傷勢,夜裡也不敢為其拔箭,只能先回長安再說。
薛勇牽來馬匹,幾人扶著陸英上馬。待到辰時,方回到城中。陸英雖傷得不輕,好在功力深厚,尚能堅忍。
他強烈要求將野味送往毛府,三人不敢違拗,便先馱著他趕來見朱琳琳。將野雉、梅花鹿交給毛府家人,陸英才隨蒙遜等去鴻臚寺療傷。
蒙遜為他拔箭、敷藥,包紮完畢,陸英在榻上沉沉睡去。這箭傷也不是第一回受了,上回順陽公主說是蒲巍所為,陸英沒有證據,也難下定論。但終歸難逃是元象宗之人下手,這個仇算是解不開了。
寒冬臘月,正好養傷療痛。陸英休息了幾日,已無大礙。他自從習得檀飛熊與趙天真神功,體內氣息時刻不停運轉,功力日漸深厚,區區箭傷也奈他不得。
正是:
長安窮困久,三輔少人食。
嚴冬冰雪日,逐鹿昆明池。
為報紅顏瘦,忍將碧血流。
他年重看過,誰解此中痴。
陸英忍著疼痛,也曾去毛府烤了一次鹿肉。朱琳琳邊吃炙肉,邊噙著淚罵他蠢貨。陸英甘之如飴,連箭傷也好了幾分。
聽聞南方訊息,楊子敬已於數月前病逝,其兄楊子猷聽聞兄弟亡故,摔琴慟哭,也悲傷離世。陸英不禁傷心欲絕,時時懷念兄弟二人風采。
仇池楊定軍率三千精騎來援長安,還運來千石糧食,以及禽畜肉食。蒲剛大喜,封其為衛將軍,留在長安守衛朝廷。有了楊定軍帶來的糧食,朝廷總算度過了這個年關。
一直被留在驛館中的乞伏益州,閒極無聊,每日懇求沮渠蒙遜與禿髮延孤,帶他一同出城狩獵。沮渠蒙遜思考再三,也不怕他逃跑,便經常領著他,命他打打下手。
陸英箭傷慢慢痊癒,也日日與他們行獵馳騁。只是再未遇到大狐一弓,不知他又藏到了何處。陸英想報兩箭之仇,看來還需耐心等待時機。
轉眼間冰雪消融,到了二月初春。關中三十餘家堡壘,推舉平遠將軍趙敖為首,結盟遣兵向長安運糧,以解城中饑荒。
去年來勤王的各地漢軍,皆散居各堡,雖然人數不多,但至少心向朝廷。各家塢堡存糧亦有限,比起長安城幾十萬人卻還頗覺寬裕,是以能勻出糧草供應京師。
西趙段衝得到訊息,派出遊騎襲擾,燒殺搶掠阻止趙敖聯軍。之後運糧隊伍便多半不能順利到達,軍民不是死在路上,就是被趙軍抓去。
蒲剛傳旨各塢堡:聽聞運糧義士多半不能安然到達,但仍前赴後繼。這表現出忠臣的大義。但如今賊寇為禍深重,不是一人一堡之力可以解除。白白羊入虎口,有何益處!
諸位應當儲存性命,積蓄糧食,訓練軍隊,以待天時。朕一生未做惡事,絕不會久困,定能否極泰來。
進入三月,趙軍又派出軍隊向北向東搶收小麥,企圖將尚未荒蕪的田裡莊稼收入囊中。漢軍不甘其後,亦派出左將軍苟池,右將軍俱石子領五千騎兵出城割麥。此二人都是漢主蒲剛禁軍大將,向來隨其親征,如今無人可用,竟使他們去與趙軍搶麥子。
過了幾日,傳來訊息,漢軍在驪山遭遇西趙大軍,數千騎兵被殺。左將軍苟池戰死,右將軍俱石子逃亡不知所蹤。
趙軍又趁勢攻佔了驪山行宮,撫軍大將軍、高陽公蒲方亦被殺。其餘帳中文武佐吏大多被俘,軍卒損失殆盡。
漢主蒲剛大怒,諡蒲方為愍公,令皇子蒲恢帥軍一萬兵發驪山。衛將軍楊定軍繼後,領三千騎兵增援。
蒲恢渡灞水,出驪山,氣勢洶洶直撲趙軍。結果在途中落入埋伏,被大將段隨擊潰,再次全軍覆沒而歸。蒲恢單騎得脫,惶惶然逃命,遇到楊定軍痛哭陳述慘敗之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定軍分給蒲恢五百騎兵,護送他回長安,親領兩千五百騎衝擊趙軍。趙軍連勝之後疏於防備,在驪山腳下楊定軍突然現身。
他奮戟當先,麾下仇池騎兵勇猛無敵,殺得趙軍丟盔卸甲。西趙段隨落荒而逃,最後竟俘獲萬餘鮮卑人而回。這一戰,漢趙兩方算是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