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邊附近就有一座小鎮,鎮裡的人都靠捕魚為生,但是他們從未乘船遠行,只在附近的一片海域活動。
二人進入小鎮後詢問了鎮里人,才得知原來是人們怕海中的海怪,才不敢去遠海捕獵。
也難怪人們害怕,這一路二人就遇到了不少海怪,那些海怪各個都奇形異狀並且非常纏繞,有很多還具備攻擊性,若不是有破劍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憑王浩巖自己早就死了百十來次了。
王浩巖此刻跟著雪憐行走在小鎮的街頭,只見他鬼鬼祟祟四處打量著,似乎在尋找著什麼人。
終於,他看到一個穿著比較富態的男子,便立刻迎了過去,從懷中拿出一顆珠子,對其說道:“老兄你看,這是我在遠海海怪的嘴裡搶來的珍珠,你估摸著能換多少錢?”
男子仔細的打量著這顆珠子,一開始表現得很是激動,但逐漸失落下來,搖頭嘆道:“你這顆如魮珠的確是真品,但是你想賣個鎮裡的人,恐怕這裡沒人能買得起。而且這珠子普通人也用不著,你要是想賣,就去距離此地十里外的蚍蜉城,那裡常有能人異士出沒,更不缺富甲貴族。”
“哦,那就多謝兄臺指點了。”王浩巖客客氣氣的對男子道了聲謝,此時已經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想不到這顆叫做如魮珠的珠子還真是無價之寶。
此時王浩巖已經忍不住要去蚍蜉城,便說服雪憐立刻動身,前往了蚍蜉城。
雪憐帶著王浩巖前往蚍蜉城,她雖然被海怪擊傷,但是在飛行的過程中也自我運轉真氣修復了傷勢,現在她已經基本無大礙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王浩巖來到城門前的時候,才知道這座城為什麼叫做蚍蜉城。
不僅門前立著一座蚍蜉撼樹的石像,城牆上更是爬滿了蚍蜉,密密麻麻看著都暈。
但是城裡城外的人進進出出,那些蚍蜉只在城牆上行走,不會對行人產生干擾。
王浩巖一臉好奇的跟著雪憐進入城中,向雪憐問道:“這蚍蜉城是不是有什麼典故傳說,為什麼要在城門前立著一座蚍蜉撼樹的石像,城牆上還佈滿了密密麻麻的蚍蜉?”
雪憐說道:“在我被執仙人追到這裡的時候,我的確詢問了這裡的人關於城名的由來。他們告訴我,說是當年有一個妖人為了控制城中人,施展妖術在城牆四周都佈滿了參天大樹,將城民困入城中,只有城民答應妖人的條件,那妖人才施展妖樹移開大樹放城民出行。後來城中突然來了一群蚍蜉,那些蚍蜉很小,卻能同心協力推倒一顆顆參天大樹,最後那妖人也被那一群蚍蜉啃食,但是它們卻沒有傷害城中的無辜百姓。因此,人們才建造了蚍蜉撼樹的石像,以此感謝蚍蜉的幫助,並將城名改成了蚍蜉城。”
蚍蜉,就是比普通螞蟻更大的大黑螞蟻。很難想象,那一群群的螞蟻竟然真能推倒參天大樹。
所謂蚍蜉撼樹,也並非不可為。
王浩巖得知此典故,不禁感嘆連連。
因為見證了蚍蜉撼樹的神奇,城裡的人便學會了團結,信仰只要人們同心協力,就沒有渡不過去的難關。
王浩巖正在街上尋摸著奇人異士或者大富豪將如魮珠賣出去,此刻來到一座酒樓前,看到一位老和尚,也不知其名姓,只見他打著赤腳,穿著百衲衣,正在酒樓門前唸經化緣。
別人給他酒飯、錢糧、米麵,他都不要。於是人們好奇,便問他究竟要什麼,老和尚也不回答。
王浩巖覺得這老和尚挺有趣,便停在酒樓前觀察著,卻見他始終沒吃過一口飯,便走向前勸他說:“師傅既然不吃葷酒,便應到鄉下郊野去化緣,何以來此繁華酒色場中呢?”
老和尚卻是不答,只是閉眼唸經,耷拉著一指多長的睫毛,好像什麼也沒聽見。
過了一會兒,又有其他過路的人這樣勸他。和尚突然瞪著眼睛,厲聲說:“老衲就要如此化!”說罷又唸經不止。
老和尚唸的時間長了,便起身自己走了。
有些好奇的人跟在他後面,王浩巖和雪憐也跟了過去,要問個究竟,追問為什麼一定得這樣化緣,可和尚始終不應聲;再三問下去,老和尚又厲聲說:“非你們所知,老衲就是要如此化!”
王浩巖和關心他的路人都覺得莫名其妙,但這和尚脾氣火爆,便沒人再敢惹他。
好在王浩巖回到城中,很幸運的遇到一瘸腿的刀客。那刀客得知王浩巖要將手中的如魮珠賣掉,他竟不知從何處拿來了幾大箱黃金,就用那幾大箱黃金買了一顆如魮珠。
僅僅是一顆如魮珠就收穫瞭如此多的財富,王浩巖是興奮極了。
這一路甚是疲乏,他便準備留在城中休息幾天,雪憐也同意了他的想法,二人便找了家客棧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