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白波軍入關,洛陽之圍解了。
李壞也長長的鬆了口氣,但接下來又有些無奈。
也不知道董卓動了什麼念頭,居然給了他一個豫州刺史的頭銜。
豫州地方不大,只有潁川郡、汝南郡兩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四個諸侯國。黃巾之亂時,豫州一直都是重災區,百姓們基本上都被折騰光了。所以說豫州刺史不過是個光桿司令。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讓李壞頭疼的是,現在的豫州被三股勢力給霸佔著。
袁術、孫堅和陳王劉寵。
其中袁術佔據的地盤最大,成為了豫州的實際統治者,不僅如此這廝還自己任命了豫州刺史,那就是江東軍閥孫堅。
討伐董卓的戰役中,孫堅雖然損失慘重,但修養了這麼長時間,早就恢復了元氣。
李壞成了朝廷任命的豫州刺史,他這個假刺史自然不樂意了。
所以雙方只能死戰到底。
這個陳王劉寵雖然名聲不顯,但也不能小看。
黃巾之亂時,整個豫州一片混亂,唯獨劉寵徵兵自守衛。當時天下饑荒,諸王侯都已不再享有租賦,反屢遭搶掠,有的甚至流離在外,死於荒野。只有陳國仍很富強,鄰郡百姓紛紛前去投靠,陳國擁有部眾達十餘萬人。
初平元年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劉寵率軍屯駐陽夏,自稱輔漢大將軍。此人勇猛過人,善使弓弩,箭法高超。是諸侯國為數不多的能長善戰的人才。
不過李壞並不擔心這個劉寵,因為袁術對他更忌憚,後世的時候他就是死在了袁術的手中的。
打退了白波賊,給董卓輸送了人馬,沒得到一分錢的好處不說還平白無故得罪了三路強大的諸侯,這讓李壞有些小鬱悶。
將軍!
賈詡施施然走了進來,平靜道:“平陰傳來了訊息,張遼將軍奉命組建軍隊,吸收了大量的俘虜。不過他卻沒有組建區別,只是把俘獲的四百匹戰馬和三百騎兵送回了洛陽,只留下了不足一百馬匹留做通訊之用。”
李壞愣了一下,忽然苦笑了一下。
“這個文遠啊,似乎太過小心了。既然我讓他組建軍隊,那這些東西就是預設給他的。他怎麼又退了回來?文和,再寫封信,把這些東西給他吧。”
平陰是洛陽的西大門,雖然眼下跟董卓尚未交惡,但李壞也要防患於未然,在這裡駐紮一隻大軍。
將軍不可!
賈詡搖了搖頭。
其實他一直反對李壞放權給屬下的舉措。
知人之明不知心,張遼不過是新投誠之人,不能完全的信任。再說騎兵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抓在自己的手中。
如果任由手下的將領自行組建大軍,很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這個張遼倒也知趣,分得清輕重環節,他只敢組建步兵,把騎兵和戰馬送回了洛陽。
但看到李壞還要放權,賈詡有些忍不住了。
“張將軍是懂事的人,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他把東西送回洛陽,是想向將軍表面心跡。如果將軍在堅持把東西送回去,不僅會讓張遼惴惴,還容易引發誤會。不如先留下,等日後戰馬從足了,再分給張遼將軍一些。”
聽賈詡這麼說,李壞也點了點頭。
賈詡說的也有道理,戰馬和騎兵這種東西向來都是軍中的寶貝疙瘩,又怎會輕易的給別人。
恐怕在張遼的眼中,李壞此舉是試探他的。
他自然不敢留下,免得給李壞一個擁兵自重的壞印象。那樣的話也就離死不遠了。
也罷!
李壞點了點頭。
欲速則不達,這種事情還是不要太著急了,循序漸進吧。
“聽說朝廷還給了你一個豫州刺史的職位?”
賈詡忽然問道。
不錯!
李壞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