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仁這次來談,就是協商精簡部門,裁員問題等等事情。
市府的鐘斌親自接待對方。
那個熱情啊!
鍾斌剛來,需要一份漂亮的業績。
魏萊松有大米,還有高科區眾多企業,鍾斌想要打一場翻身仗,就需要拿出一份能壓倒大米的業績來。
港股上市啊!
魯中也有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了,還是本土老牌企業,這面子可大了去了。
如果真能操作成功,是否對其他企業改制有學習的榜樣?媒體會大肆報道,那麼在他鐘斌的領導下,這樣突出的業績漂不漂亮。
於是,鍾斌和黃嘉仁的心思一拍即合。
都想盡快完成與市機械廠的合作。
想法很美好,可現實卻是遇到種種困難。
機械廠不是小作坊,小廠子,是接近萬人的大廠。
多少人跟著這家廠子吃飯,簡直和個小型社群似的,不光有職工生活的住宅區,還有醫療機構,各種服務配套都齊全。
港商只收購地皮和固定資產,至於人員也不會要那麼多。需要各種精簡,剝離出累贅的部門和大量的裁員。
廠裡能樂意才怪呢?
於是廠裡很多傳統人士開始牴觸,對抗。
機械廠就和個篩子似的,任何的訊息都藏不住。關於港商收購的大會小會,不斷被傳出。甚至上面解釋這是港資入股,市機械廠以後就是合資企業。
甚至拿大米合資企業的待遇來對比。
可工人們不傻,加上有一些傳統人士給分析上面的意思。
市機械廠以後或許會變得更好,可和絕大部分裁員的工人沒關係了。
很多都是祖傳二代三代靠著機械廠生活的工人,要是裁員了,全家老小喝西北風去。
甚至住的房子都是機械廠的,都不在廠裡幹活了,要是攆人怎麼辦?
本來沒啥活,閒著玩的工人們,現在有活幹了,就是圍堵盧廠長給個確切的話。
甚至廠裡組織了代表,向市裡反映情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圍堵的盧廠長都沒法正常工作了。辦公室是待不住人,家裡也不敢回,只好在市府招待所住下。
他的壓力確實很大。
扛不住上面的壓力,也頂不住下面的壓力。
所以,這位沒啥能力的廠長只好躲起來。
鍾斌讓審計直接進駐機械廠,開始各項審計。他要評估,哪些產業可以拋,哪些需要保留。
至於機械廠工人們的意見,不是不聽,而是計劃已經停不下來。
市裡根本解決不了機械廠裁員下來的工人,去處他都想好了,高科區那麼多企業,還消化不了幾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