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郡一戰,事關兩國氣運,茲事體大,殿內諸將心中盡皆清楚。《》()攻克此郡,帳內自然人人有功,加官進爵不在話下。但若是敗了...後果不堪設想。
戎國主擁兵二十億,親率大軍鋪天蓋地而來,雖氣勢滔天,卻不敢有半點大意。王鼎郡有天險仙人不渡守護,欲要破之唯有正面硬撼一途,以大軍排山倒海之威撕裂長城守護。既是要正面攻克,所謂良策不外乎將範疇歸結到如何減少兵將損傷,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
呼雷大帥的建議中規中矩,二十億大軍輪番攻城,保證大軍擁有足夠的防禦力量,以防羯**趁大軍疲憊之極發動反擊。
武夷侯則是請求徵調更多攻城利器,不惜元晶損耗轟擊城牆,也好減少王鼎郡中的元晶儲備,再發動大軍衝鋒,以降低損傷。
另外還有諸多大將紛紛開口,雖然各有見解,但觀點不外乎圍繞著呼雷大帥與武夷侯兩人提出的觀點加以延伸,使之細節化。
蕭晨安坐席位之上,微微低首一言不發。
一個時辰後,議定暫且有了結果,戎國主下令徵調全軍攻城利器明日起開始轟擊王鼎郡,並動員王國之力大肆製作例如雷霆戰車、流火車攻城寶物,在全國大範圍抽調元晶。
大軍編制輪番攻城次序,在留有足夠自保力量前提下,對王鼎郡發動不間歇的瘋狂攻勢!必定不給羯國任何喘息的機會,一鼓作氣將其攻克!
具體事宜極為繁瑣,便不在此處一一列表。
大策已定,戎國中目光在殿下掃過,最終落在蕭晨身上,眼中微微露出些許不滿,道:“蕭晨,你入殿後一言不發,不知對議定之策可有意見?”
蕭晨起身,恭謹行禮,道:“呼雷大帥、武夷侯與諸位將軍的謀算都是老成穩妥之見,臣自然並無異議。”
“老成穩妥之見?”戎國主目光微閃,“莫非你有什麼劍走偏鋒的謀略不成?今日議事,你可暢所欲言,不管能否被採用,孤都不會有所怪罪。”
“回稟國主,臣倒是並非什麼好的計策,只是覺得呼雷大帥、武夷侯兩位所提出的策略都是正面攻伐的算計,即便再如何謀算,大軍折損都不可避免。連番激戰,即便真的拿下王鼎郡,我王師大軍也必定損傷慘重。”蕭晨言及此處,略微停頓,方才繼續開口,“大燕屬國,並非只有戎、羯兩國,譬如那滿洲國,其力量之強未必在我戎國之下,與我國之間也多有間隙,豈會眼睜睜看著我戎國吞併羯國趁勢崛起成為上品附屬國,到時怕是少不得一番暗中算計...”
語落,殿內陷入詭異的安靜之中。
戎國主臉色不覺略顯陰沉,此事他豈會沒有想到,但擊潰羯國將其一舉吞併的機會就在眼下,他有怎能甘願放手。但正如蕭晨所言,這也是戎國看似大勝下的一個巨大隱患。
“那麼依你的意思,應當如何?”
蕭晨抬首,臉上一片平靜,淡淡開口,“仙人不渡。”
諸將聞言,頓時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但更多的卻是暗自搖頭,心中冷笑不已。
“蕭大都督從軍後連番升遷,怕是被喜意衝昏了頭腦,竟能聽出這樣的建議。”武夷侯麾下一員大將冷笑開口,“仙人不渡乃是世所聞名的絕地,創世境大能進入其中也要迷失殞落,況乎大軍。一旦進入其中,怕是就要迷失,再難出來!”
“這非攻城良策,而是自尋死路。”
“此策大謬,國主萬不可聽信。”
...
帳中諸將紛紛開口,不乏冷嘲熱諷之意。
蕭晨神態安然,對這般種種未曾露出半點異樣,面對戎國主不解的目光,拱手開口,“國主,仙人不渡號稱絕境,但未嘗沒有存在通路的可能。若我軍可以尋到,便能直搗黃龍殺入王鼎郡防備鬆懈的腹地,到時拿下王鼎郡不過水到渠成之事,又可極大減少我軍將士傷亡震懾宵小不敢妄動。”
“並非臣肆意胡言,此路乃是除卻正面硬功外唯一的可能。正因為仙人不渡乃是人盡皆知的絕地,羯國才不會有所防備,一旦成事才能瞬間改變戰局。此事臣只是盡臣子本分將這種可能言明,究竟如何決斷,還要聽憑國主抉擇。”
蕭晨神態不卑不亢,臉上卻是一片赤誠,微微彎腰,語態恭謹。
殿下諸將聞言臉上雖然依舊掛有冷笑,卻也無人繼續開口。
戎國主微微點頭,“蕭晨所言並非沒有道理,但仙人不渡確實是一處兇險之地,早在未曾與羯國開戰之前,孤便已經預料到了今日的可能,派遣精銳死士進入仙人不渡,欲要尋找通入王鼎郡的道路。但百餘年前,孤在他們身上附下的一絲神念已經盡數崩潰,則表明他們已經盡數遭了不測...此事,還是暫且按下,日後再議。”
“國主聖明!”
蕭晨與諸將一起行禮,心中不覺微微凜然,戎國主果然是雄才大略,竟是早早想到這點未雨綢繆,眼光之長遠遠非他們受身份限制所能比擬。
“諸將即刻歸營,整頓軍務,等待孤令,一舉攻克王鼎郡!”戎國主沉聲開口,語鋒堅定決絕,隱有金石對碰之感,冷冽肅殺!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