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聽過顧盼說起張氏年邁,她總以為,張氏會像四王妃一樣,即便不是風采依舊,也會是略略衰老,像一個普通的婦人一樣。
而她怎麼也想不到,眼前這個看起來似乎和她年紀差不多的婦人便是當年那個乖巧可人的少女。
這樣的張氏驟然出現在她的面前,便是她之前相信納蘭衍和張氏有些不甘之心,現在卻也只剩下了憐憫和造化弄人的感嘆。
顧盼漫步走了過去,朝著張氏行了禮,“母親。”
她伸出雙手,還是有些擔心,這個時候張氏故意給她難堪,不將經文遞給她。
不過張氏一直半垂著眼睛,看也不看顧盼一眼,便將經文放在了顧盼手裡。
躬身退了出去。
太后想要喚住張氏,終究還是沒有開口。
宮裡的妃嬪,恭寧公主,四王妃都有些不可思議,這也是她們自青煜太子案發生之後再一次見到張氏。
恭寧公主,四王妃和張氏年紀所差不多,從前在都城的時候,除了前朝貴女韻娘,也就是顧盼的生母最負美名之外,就數太子妃張氏豔冠都城了。
然而再一次相見,那個美貌無雙,人人稱讚的太子妃已經成為一個老婦,這讓恭寧公主和四王妃既有些幸災樂禍,也終究是免不了對命運無常的感慨。
張氏略略有些佝僂的身影慢慢的消失不見。
眾人依舊久久不能回神。
顧盼捧了經文,高高舉起,“請太后娘娘過目。”
太后收回心神。
秦嬤嬤忙接過經文遞給太后。
太后輕輕的翻閱。
最上邊的四十張是顧盼所寫。
那字跡實在是算不得清秀,頂多就是工整而已。
好在太后也知道顧盼確實詩文不好,所以並無多言,只是繼續翻看,接下來的五十份是顧珍所抄錄,顧珍習的是簪花小楷,倒也還入的了眼,而最後的十份是珠珠操寫的,珠珠剛剛開始習字,那字便比顧盼的還不如。
然而太后看著那一沓經文,腦海裡總是想起來張氏那個孤寂的身影,此刻心緒依然滿是酸澀。
“這不是一個人的字跡。”李貴妃在一旁看了,便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