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珍被顧盼救了兩次,救命之恩豈是金銀俗物比的,“小妹的東西,她愛送哪個就給哪個,三妹管的太寬了。”
顧嫻如今得了一門好婚事,心裡對顧盼十分的感激,她也附和說道,“兩位妹妹說的在理。”
顧王聞言,便道,“許媽媽為顧家鞠躬精粹,替我照顧盼兒十餘年,這是她應得的,我不喜歡聽到有人拿著這樣的事情嚼舌根,再者,盼兒自小到大,宮裡的賞賜從未斷過,我都讓她自己收好,這些屬於她的東西,她愛留著愛送人,都是她自己的事情,我不希望有人惦記,也不希望聽到有人嚼舌根。”
一時間沒人說一句話。
顧老夫人捨不得女兒,一直送到了門口,只是交待,“下一次過來,一定要將敏元帶過來,他若擔心沒法學習,把書帶上一邊走一邊看也好。”
顧氏眼眶也紅了,依依不捨,“娘,回去吧,我下次一定將敏元帶過來,盼兒出閣,他做哥哥的總要送一送。”
這一次張敏元沒來,是擔心見了面尷尬,如今既然定下婚事,表親之間倒沒那麼多顧忌。
顧老夫人連連的點頭。
送走了顧氏母女。
顧王府似乎一下子冷清下來。
大家都有一種不慣的感覺。
顧嫻心願達成,如今便一心一意的繡嫁妝。
顧珍無事,便時常去找顧盼。
兩人一起看奶孃督促著繡娘替顧盼趕製嫁衣。
府裡似乎無人記得顧柔就要出門的事了。
天色漸漸的變了起來。
後半夜竟然下起了雨。
滴滴答答的下了半夜。
這一晚。
周氏倒是命人送了兩套新衣。
一套粉紅,一套嫣紅。
顧柔相貌屬於柔弱型的,所以穿了一件粉色的。
六月初八。宜訂婚納采冠笄栽種遷移,不宜嫁娶。
黃曆上的小字十分的清晰,帶著嘲諷的意味。
雖然顧柔不算嫁人,可是她看著這樣的字眼,她的心情依然沒辦法欣喜。
早晨起來,這一日天色暗沉,竟然飄起雨來。
周氏傳話,讓顧柔不必去長壽苑請安,自己好生的梳妝打扮。
長春院冷冷清清的,沒有一個人前來送別。
顧柔換好了衣裙,畫了精緻的妝容,這是她的好日子,即便得不到任何人的囑咐,她也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雖然周氏不讓她去長壽苑,意思就是她這樣丟人現眼的,不算出閣,就不要去拜別長輩了,顧柔偏偏要和顧老夫人拜別。
所有的人都要叫她不開心,她要叫他們看一看,她是開心的。
雨下的淅淅瀝瀝的,顧柔提起新換上的裙子,沿著迴廊慢慢的走,儘量不讓雨水濺上。
長壽苑十分的熱熱鬧鬧的,顧柔款款的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