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早會開到有一個菩薩打瞌睡從蒲團上閃倒在地,從而打擾了佛祖講割肉喂鷹故事的雅興結束的。
對此那個打瞌睡的菩薩被降級到了羅漢,這個事不是佛祖乾的,而是一個叫普羅善的佛做的,對他的這個做法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做?就算有著盛世容顏的酒不斷也是不明白的吧!
佛界的紀律嚴明到比仙界還要壓抑緊張,所以佛,菩薩,羅漢,哪怕使者都不是一般耐性的可以承擔了的。
所以能在佛界混下去的,都是了不起的,值得所有世人的贊,或許這就是佛的一小部分的意義。世間虔誠的信徒或許就是因為這一點而恭敬合十,信仰於心。
講完這些廢話,主意識在虛幻之境中的孫悟空之後經歷了什麼故事呢?是否有必要繼續講吓去呢?
酒不斷的意思是很有必要繼續講吓去,因為不講吓去的話豈不是中部爛尾了?所以就算有些拖延唐僧那貨的劇情走向,也得先要把孫悟空主意識虛幻之境中的故事講完。
虛幻之境中產生的所有故事都是源自於孫悟空內心深處的現象,雖然說不是真實的,但卻是他內心深處最渴望的。
不管孫悟空如何把這個故事想象下去,故事裡的男主人公也不會是他,女主人公也不會是花音。
因為幻想的終究是幻想的,絕對與真實的不能形成統一。
即便孫悟空和虛幻之境中的悟空是同一個名字,那麼也不會是一個人物,因為一個是猴,一個是人,物種不同,所產生的效應也是不同的。
反正不管懂或者不懂,故事就是這麼個故事,情況也就是這麼個情況,真要不懂的,可能就跟腦子呀,智商呀,什麼呀,有關係了。
廢話不多說了,悟空的故事繼續上演。
悟空驚奇的問道:“燒火的,你這是在哪裡弄得天馬啊?”
遲生眨眨眼睛笑著說:“這是我從天馬司廄官那裡借來的,起初他不願意,我一說是救你他便就應允了,這也多虧了我們常去他那兒賽馬,要不說什麼他也不會借的。”
悟空點頭說:“這司廄官還真講義氣,以後我必謝他。”
說完,悟空和遲生爬上天馬的馬背。
遲生附在天馬耳朵上說:“天馬。請你帶我們飛躍上七重天。”
天馬是能聽懂仙話的,它四蹄翻開,呼扇著翅膀,向上鑽入雲端,往七重天飛騰而去。
大約飛奔了有一炷香的時間,天馬停下了馬蹄,收起翅膀。
悟空舉目一看,已來至一條河邊,河的對岸有一座連綿起伏不斷的高山,悟空和遲生翻身下馬。
河裡的水泛著綠光,不時有各種帶著翅膀的魚兒飛躍出水面。
遲生走到河邊,轉身對悟空說:“悟空,我們先抓幾條魚吃吧。”
悟空問道:“怎麼吃啊,不會是生吃魚吧,那我可咽不下。”
遲生說:“先捉魚,捉完了再說。”
遲生找尋了跟樹棍來到河邊,用樹棍在河中一放,那水中的魚兒就死死的咬住了樹棍。遲生就借勢把樹棍向上一甩,魚兒即被甩到地上。
悟空一見,忙彎下身把地上的魚兒兩手抓起,笑著問道:“燒火的,你說這七重天的魚,是不是傻啊,怎麼用一根樹棍就能把它給釣上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