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劍神俠侶傳 > 第204章 紀綱謀害範建勳(一)

第204章 紀綱謀害範建勳(一) (第1/2頁)

推薦閱讀: 江湖俠路

想到了就去做,紀綱回去之後立刻就把自己想到的計劃付諸了行動。他請來了一個說書先生,將一本《三國演義》遞到了說書先生的面前,道:“你有沒有說過這本書?”

說書先生拿起《三國演義》,道:“這本書寫得挺精彩的,我正準備說這本書呢!”

紀綱點了點頭,將一錠五十兩的銀子遞到說書先生的面前,道:“這五十兩銀子是你的了,不過你明天就要說這本書……”

說書先生連連點頭,卻沒有去接紀綱手上的五十兩銀子,道:“是,我明天就說這本書。”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你聽我把話說完。”紀綱道。

說書先生點頭道:“是,請指揮使大人吩咐。”

“你要先說這本書的空城計,並且按照這種方法去說——”紀綱說著就附在說書先生耳邊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你記住了嗎?”

說書先生點頭,道:“是,小的明白了。紀大人放心,我一定按照你的說法去說。”說完說書先生就要離開紀綱的府上。

紀綱看著自己手上的五十兩銀子,對說書先生道:“回來!”

說書先生連忙停下腳步,回到紀綱的面前,道:“不知紀大人還有何吩咐?”

紀綱將手上的銀子向說書先生遞了過來,道:“你是不是忘了什麼東西?”

說書先生當然還是不敢接紀綱手上的銀子,因為紀綱心狠手辣,如果接了銀子,那將來紀綱說不定會找自己麻煩。說書先生道:“在下正要感謝紀大人給我的靈感呢!怎麼敢要紀大人的銀子呢?”

紀綱笑了笑,顯然對說書先生的做法十分滿意,他收起手上的銀子,道:“好,既然先生執意不肯要,那我就不客氣了。我交代先生的事……”

“紀大人儘管放心,您交代的事,我一定完成。”說書先生不等紀綱說完,就搶先說道。

紀綱滿意地點了點頭。

說書先生道:“如果紀大人沒有其他的吩咐,那我這就告辭了!”

紀綱點了點頭,說書先生離開了紀綱的家。看著說書先生離開的背影,紀綱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第二天,說書先生開始說《三國演義》裡的“空城計”,他先把“空城計”裡的內容繪聲繪色地讀:卻說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大軍陷入死地。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司馬昭曰:“父親何故不派五千人馬進城一試!實城空城,一試便知。”司馬懿沉默良久,曰:“吾已料定此為孔明之計,豈可讓將士枉送性命,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眾官無不駭然,乃問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候。”眾皆驚服曰:“丞相之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後人有詩讚曰:“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言訖,孔明拍手大笑,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讀完,說書先生就對聽眾道:“各位聽眾覺得諸葛孔明如何?”

“好!一個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一位聽眾道。

說書先生笑道:“你們認為諸葛亮厲害,但我覺得司馬懿才厲害。我方才已經說過了,司馬昭已經建議用幾千人馬進行試探,然而司馬懿卻不肯做,難道諸位就不想想這是為何嗎?”

聽眾默然不語。

既然丟擲了問題,說書先生自然要解答:“因為司馬懿明白,如果進入空城,擒住了諸葛亮,那麼魏國皇帝下一個就要除掉自己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司馬懿自然明白這些道理,所以他要留著諸葛亮。只有留著諸葛亮,魏國皇帝才會留著他,這就是留寇自保的道理啊!”

一群聽眾聽得連連點頭。

《三國演義》經過說書先生這麼一說,很快成為了大家必讀的書,於是很多人開始看《三國演義》。

然而說書先生的話也傳到了皇宮之內,傳到了永樂皇帝的耳中。永樂皇帝對於說書先生說的內容不感興趣,但是他對說書先生最後說的四個字產生了興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永樂皇帝在書房用毛筆將“養寇自保”四字寫在了紙上,看著這四個字開始聯想範建勳。越想越覺得範建勳是在養寇自保。他拿起寫在紙上的四個字,眼睛盯著那四個字,道:“好你個範建勳,居然把自己當成司馬懿,把我當成魏明帝。哼,你若是司馬懿,我也絕不是曹叡。”

從此以後,永樂皇帝對於範建勳的印象越來越差了,雖然印象差,可是也不能現在就貶斥範建勳,他必須把範建勳留在身邊,因為建文皇帝一黨還沒有徹底清除。

紀綱的計劃實施以後,也發現永樂皇帝對範建勳的態度很冷淡,可是永樂皇帝始終沒有對範建勳下手。一開始紀綱不明白,不過很快就想明白了,永樂皇帝之所以還留著範建勳,是因為建文皇帝一黨還沒有徹底清除,只要徹底清除了建文皇帝一黨,那永樂皇帝就沒有留著範建勳的藉口了。

想明白了這一層,紀綱在搜查建文皇帝一黨的事情上更加賣力了。可是面對一個地下組織,紀綱也是無可奈何,因為地下組織本來就嚴密,要尋找他們本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就算是無可奈何,也必須想出辦法,因為陰謀是有時效性的,如果日子過久了,永樂皇帝或許會忘了這一檔事。如果永樂皇帝忘了這件事,那麼他之前的安排就白費了。

最新小說: 武林外傳:從成為盜聖開始 萬界顯聖群 千億傲嬌寶寶:爹地,來solo!(餘生漫漫皆為你) 歸墟之門 天刀金手指在修仙 [綜]寒江雪3 客不歸 天才捕手 從NPC到幕後boss 笑傲,從青城開始 問月江湖 該死的青春請原諒我 在下秦小雨 劍神俠侶傳 重生之快遞小哥在都市 美人心計之毒醫帝妃 閃電一刀 笛之殤 創神紀:女王有毒 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