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馬龍,爵士的比賽很枯燥。
因為他們不是打戰術,就是讓馬龍單打,很少發生令人意外的事情。
馬龍承受了他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壓力,就今晚,他的出手比例達到了全隊的30,這是巔峰喬丹科比級別的出手次數,作為一個大前鋒,這個數字真的很多。
傑羅姆·威廉姆斯貼在他的身後,全力想要將他防住。
馬龍的衝撞迫使他被動發力。
結果,馬龍的進攻如同安裝機器一樣,狠撞兩下,一腳踩進油漆區,轉身,躍起,右手用力向上勾,威廉姆斯已經被撞得暈頭轉向。
這是下半場的第一球。
54比52
憑藉這球,爵士取得領先。
上半場的針對盡數用到了下半場,韋斯特法爾採取劣馬對良駒的方式消耗馬龍,威廉姆斯已經得到四次犯規,他還有兩次犯規機會。
莫蒙塵加速拍球。
這個架勢看得斯托克頓臉上一抽。
對爵士來說,噩夢不是希爾,不是休斯頓,不是拉希德,而是莫蒙塵。
上半場如果不是他,爵士起碼能帶著5分的優勢進入下半場,是他突然爆發,連續拿分,直到追平為止。
他的速度、投射、遇到包夾後迅速分球給現場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和這些相比,他在場上的防守站位、無球跑動、指揮隊友等資料很難體現出來的優點就像一副傳世名畫上的點綴,關鍵卻不起眼。
斯托克頓擔心他繼續強攻,結果,莫蒙塵只是讓休斯頓上高位來幫他擋拆,這也是個讓人看不懂的路數。
休斯頓的擋拆能有什麼質量?讓一個沒有擋拆質量的人來擋拆,這不是找包夾是什麼?
休斯頓做完擋拆便從側面拆解開來,爵士對莫蒙塵的擋拆剛要形成,他收起皮球,不看人向左橫傳——他們給了阿蘭·休斯頓太大的空位。
“唰!”
54比54
莫蒙塵一心幫休斯頓找回狀態,目前看還是很成功的。
休斯頓原本會度過一個很糟糕的夜晚,因為莫蒙塵不拋棄和不放棄,他慢慢地找到狀態,出現空位可以投進了。
這會讓霍納塞克等人再遇到包夾選擇時心生猶豫。
“還是給卡爾·馬龍!”
看見爵士的進攻如此純粹,主場的解說員不知道該誇讚還是貶低了。
誰家的進攻這麼單調的?
35歲的馬龍沒有辦法,他是隊內唯一的超級巨星,不進攻還能怎麼辦?球在手裡,他看了眼身後,果然包夾已到,便來了手回頭望月單手傳。
皮球吊到了拜倫·拉塞爾的手裡,希爾正在包夾馬龍的路上。
雖然拉塞爾位於空位,本·華萊士卻虎視眈眈地站在一邊,令他根本無法出手,他往外看,只見亞當·基弗高位等候多時,彈指間,皮球傳到。
基弗握球出手,不負所望。
56比54
“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消耗戰。”
“底特律有機會享受到芝加哥公牛的待遇。”
爵士對活塞是有意見的。
為什麼?因為有很多人把上賽季的東部決賽看成提前結束的總決賽。
畢竟只要看過東決和總決賽這兩組系列賽,都看得出來,公牛在東決已經被逼入絕境,最後也只贏了一球,而在總決賽上,爵士也一度有過獲勝的希望——gae6開局皮彭背傷復發——結果卻成為喬丹傳奇落幕之戰的偉大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