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張燈結綵,提早就準備著了,要不是怕聲勢太大,他們甚至想敲鑼打鼓。
張老爺激動壞了,他的好兒子,這都三年沒有回來過了,好不容易才回京,那自然是要好好迎接的,皇上又能說得了什麼?這可是為陳國打仗,他的兩個兒子都是陳國的大功臣。
到了臘月十八,張家兄弟二人帶領一隊人進京,張家家僕一大早就去城門口等著了,有了訊息,立馬回府報信。
等他們到了張府,門口已經圍了一堆人,府上的僕從都跟著一起出來迎接了。
張家門口這麼大的陣勢,路過的人自然也要駐足觀看,這樣一來,將張家圍得是裡三層外三層,那叫一個熱鬧,那群人中間站著的自然就是張大人和張夫人。
再往旁邊看,則是幾名妾室,張家兄弟二人並不是一母同胞,一個是由張夫人生的,一個則是妾室周姨娘生的。
張大人就這麼兩個兒子,自然都十分看重,周姨娘在地位上拼不過張夫人,那就只能靠著自己的兒子。
張夫人的女兒進了宮裡當皇妃,她的女兒則是嫁得很普通,想來想去也只有這一個能拿出來比的了。
誰知道張夫人生的大少爺,領兵打仗還是比她的兒子要厲害,戰場上自己的兒子也是依附於人家的兒子的,所以周姨娘雖然想靠著兒子支稜起來,但想著張夫人有的一切,她還是沒有那個底氣,這幾年依舊是伏低做小,張家的妻妾倒是過得十分和諧。
今日一同到門口來迎接,各自盯著的都是自己的兒子,張夫人看到人便下了臺階,眼睛都紅了,“兒啊,可算是回來了,再不用待在那苦寒之地過年,那是人過的日子嗎?娘想了你好久了。”qqxδne
她一說這話,周圍的人臉色驟變,這不是說皇上把她的兒子派去打仗,是委屈了她兒子嘛。
這話能隨便說嗎?要是被有心人聽去了,這可是大不敬之罪。
張家大少爺張仁俊臉色變了變,忙說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進去說吧,我知道爹孃想我們了,可也別堵在門口啊,門口都沒法過路了。”
一行人這才趕緊往裡面走,外面的老百姓探頭探腦的,也不知道張家人在說些什麼,剛剛還挺高興的,怎麼突然之間就要進去了呢?讓大家多看看呀!
周姨娘聽到張夫人說那話,高興極了,這樣的話都敢說,還想不想做當家主母了?
等人進去得差不多了,外面有人問,“這是說了啥呀?一句也沒聽見。”
周姨娘也不知道是心情好還是少根筋,笑著說道,“我們家夫人是心疼兒子上戰場打仗,說是幾年沒回來過年了,今年可算是不用留在那苦寒之地受苦,夫人是慈母心腸。”
這不是什麼好話,傳出去了肯定丟人,但她想著,又不是她丟人,老爺要是知道了,那也是跟夫人生氣,跟她有什麼關係呀?
周姨娘覺得自己說了就說了,有什麼大不了的?卻不曾想這就是一句惹禍的話。
而張家惹了禍事,她又能有什麼好下場?難不成還能獨善其身啊?
等她進了裡面,張仁俊已經在數落張夫人了,“娘為何要說那樣的話?讓人聽了去,不知要傳出些什麼不好聽的來,我們在戰場上立了軍功,這才讓張家有了如今的地位,你這話豈不是說陛下欺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