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來選去,林喜悅注意到了青山書院,主要的原因是離家近,就隔了一條街。
進一步瞭解後才知道,青山書院是很厲害的,早些年同嶽山書院差不多,能考進去的學生都是佼佼者。
而近些年,青山書院的學生一個舉人都沒有中過,反倒是隸屬於衙門的儒學回回收獲滿滿。
並不是青山書院水平下降了,而是科考之前,名列前茅的考生退學,轉頭便進了儒學。
這當然沒什麼,如果是是生員,本就可以進儒學的。
但為什麼以前沒有這樣,最近這十來年才這樣了?
林喜悅猜想,應該是官府施壓,讓青山書院把學生讓出來。
科考成績是和當地官員的考評掛鉤的,雖然其他書院考中的也算,但如果那些人都出自府衙下屬學堂,這自然又會有點不一樣。
林喜悅不知道自己猜得對不對,但她覺得這書院挺不錯的,小魚也覺得挺好。
等陳仲謙正式上任,他們一同帶小魚去青山書院問問,也不知入學是什麼要求。
林喜悅這兩日差不多也把家裡的事搞清楚了,趙管家和梁婆子把賬本拿給她。
“夫人,這記的是這幾個月的賬,楊家的人走得急,賬上有一些錢,這些日子就是靠著這些錢過的,還剩下一些,都清點好了。”
林喜悅接過來一看,還有四十多兩銀子,其他的物件就不用看了,反正就擺在那裡,也不用來換錢。
趙管家說道,“還有幾個莊子沒有處理,現在也不知如何處置。”
林喜悅問道,“幾個?”
“楊家在城郊有十幾處莊子,楊家人走的時候轉手了好幾個,現在還有八個,平日裡無人打理,莊子上只有幾個人管著。”
林喜悅眨眨眼,好傢伙,隨手丟下的就是這麼多,楊知府還真是貪了不少啊。
他家裡人也是真急了,要不然不會連這些東西都不處理的,這是怕留下來會攤上事兒,還不如拿了現錢趕緊跑。
除了這些固定資產,楊知府跟府城這些富商應該也是有來往的,他一死,家裡人跑回老家,這些估計就不做數了。
給楊家人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拿著契書找這些人拿分紅,是生怕朝廷忘了他們?
府城這些富商可要偷著笑了,楊知府死了,他們省下不少錢。
林喜悅說道,“那些莊子是如何置辦的?”
趙管家說,“早些年就置辦下了,楊家人走的時候沒有帶走地契,都在這裡了。”
他沒有說這個可以賣,想看看林喜悅的反應。
林喜悅道,“既然如此,那就該是朝廷的,我會跟大人商量。”
“是。”
這個產業林喜悅可不會要,那是來路不明的東西,那不是惹一身麻煩嗎?
再說了,仁濟堂,善和堂,還有云安縣的幾處買賣,他們家現在也不缺錢花。
趙管家便知道他們的意思了,點點頭,“好,全憑大人和夫人安排。”
晚上林喜悅將這件事告訴陳仲謙,陳仲謙道,“過幾日我讓人將這些產業納入府衙賬目。”
幾個莊子,不至於向上奏報,但是來龍去脈要記清楚,免得有人拿來作文章。
林喜悅說道,“有時間我想去看看那幾個莊子,聽趙管家說位置很不錯,就是經營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