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試之後,書院眾人也沒有放鬆警惕,緊接著就是府試院試,等這兩場考試過了,才算是有了秀才的功名,
陳仲謙縣試得了榜首,自然是得到了先生的誇讚,嶽院長把他叫去說話,好久才回來。
廬山明等在牆角,見陳仲謙出現,立馬上前擋住了他的去路。
“你又跟院長說什麼了,說這麼久。”
陳仲謙說道,“我早說了,你想知道的話就去問嶽院長,我可沒有把自己說過的話複述給別人聽的習慣。”
廬山明冷哼了聲,“這一次你得了榜首是挺厲害,但是你別得意,你要趕上我還早著呢。”
陳仲謙問他,“你當初可得了榜首?”
廬山明搖頭,也沒什麼好丟人的,榜首就一個,不得也很正常。
陳仲謙又問他,“那可是前十?”
他這麼問,盧山明就愣了一下,然後有些不好意思地搖了下頭。
他是第二十一名。
陳仲謙笑了笑,“今年秋闈好好準備,若是擔心自己考不好,也可以學著其他人給我二兩銀子,我幫你複習。”
廬山明咬牙,“你竟然敢羞辱我!”
“我不過是替你想辦法,你竟覺得這是羞辱,那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陳仲謙其實沒多厭廬山明,就是看他每天急得跟個公雞似的,覺得挺有意思,想逗一逗他。
廬山明咬牙切齒的,不過陳仲謙已經走了,他只能暗罵幾句,然後在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準備秋闈。
沒過多久就傳來了朝廷要多徵稅的訊息,去商鋪裡購買日常所需物品都需要交稅,另外田稅也漲了一些。
現在的田稅已經很高了,這是近十來年一次次慢慢漲上去的,沒想到竟然還要漲。
訊息很快在鎮上傳遍,月山書院的先生甚至在課堂上提問,讓學生們作答,就是關於這稅收的。
學生們分析得頭頭是道,但其實心裡都清楚,朝廷這是越來越撐不住了。
正好到了旬假,陳仲謙叫上陳仲達一起回家,二人坐在馬車上,皆是沉默不語。
走到一半陳仲達才問道,“大哥,你說這亂世中,做官當真是一條好出路嗎?”
陳仲謙問他,“那你想想自己做官到底是為了什麼,若是為了身份地位,榮華富貴,那當前的世道做官的確不能算是一條好出路。”
“但若是心憂天下,想要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哪怕只是微小的力量,那科考就是一條好出路。”
陳仲達其實自己也想不明白,他為什麼要科考呢?
那是因為他剛記事就進學堂唸書,爺爺不停在他耳邊說,考取功名、光耀門楣是他的職責,他是陳家的希望。
奶奶又不停地在他耳邊說他花了家裡多少錢,將來有出息了,一定要孝順長輩。
於是這兩件事在他腦海裡就和科考等同起來,現在想想,他似乎從來沒思考過科考對於自己的意義。
陳仲達一時想不出個答案,反問道,“大哥,那你說說看,你科考又是為了什麼?”
陳仲謙笑了笑,“起初是因為我爹孃,他們辛辛苦苦賺錢就是為了讓我安心讀書,我不能讓他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