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人至中年的太子,總是以成年人的目光看待事物,讓他又誤解了陸銘的意圖。
太子給了陸銘一個我懂的表情,似笑非笑的說道:“近些年先皇獨寵皇后一人,冷落了其他娘娘。”
“深宮冷院,這些娘娘心灰意冷,不少喜修佛法,聖僧有空可以和她們深入交流一下佛法。”
陸銘不解太子其意,敷衍的答應下來。
“第二件事情,貧僧原本為解除滅佛令而來。”
“如今文皇駕崩,還希望太子登基之後,廢除滅佛令。”
太子點頭應道:“應當的,應當的!”
文皇武無極因為滅佛令,斷送性命,太子自然不會步入後塵。
陸銘略微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道:“第三件事情,貧僧想問一下,太子登基之後,是想做一個昏君,還是如同文皇一樣的暴君,亦或者是一位明君?”
太子見這位年輕俊朗的白衣僧人,面帶微笑的凝視自己,心底咯噔一聲。
無疑,這是一道送命題啊!
答得好,登基稱帝,萬無一失。
答不好,恐怕和文皇武無極一樣,兩腿一蹬,安安靜靜地躺進皇陵。
太子連忙答道:“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小王定當吸取先帝教訓,爭取成為一位百姓愛戴的明君!”
陸銘“嗯”了一聲,又問:“如何當好一位明君呢?”
“這……”
太子感覺自己像是一個考過會試,參加殿試的貢士,有種面臨當今聖上的緊張感。
太子深吸一口氣,沉吟片刻,緩緩答道:“小王定當剛正不阿,任人唯賢,仁厚節儉,內政修明,從諫如流,勵精圖治!”
李狀元站在旁邊,身為內閣首輔的他,投去讚許的目光。
雖然他並非教導太子的老師,但太子無疑是一名優秀的學生,學豐五車,滿腹經綸。
李狀元稱讚道:“太子殿下才高八斗,博覽群書,定會成為一位治世明君!”
太子頗為自傲的昂首。
顯然對自己的回答,十分滿意。
陸銘搖了搖頭,失望的說道:“太過籠統,猶如鏡中花、水中月,並不實際。”
李狀元與太子不服氣了。
他們尋思著你一個和尚,講經說法比不過你,打架打不過你,難道治世還能不如你嗎?
太子沉住氣,躬身作揖,恭敬的問道:“小王願聽聖僧的治世之道!”
李狀元懷抱天涯秋水劍,傲然說道:“聖僧,治世可非經書佛法,只講思辨性,注重戒律,四大皆空,積功德、修來生哦。”
陸銘笑道:“治世之道,以民為本!”
短短的八個字,讓李狀元心神一震,太子目露驚訝的光芒。
一上來提挈總綱的“以民為本”,足以把博覽群書的太子,曾經殿試出彩的李狀元震懾住。
太子連忙道:“聖僧請繼續說。”
李狀元收起了傲慢之心,側耳傾聽。
陸銘繼續說道:“若想民生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戰爭是最大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