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劉恢搖了搖頭,對著一旁的侍者說道:“回去請個好點的太醫令....”
.......
劉長快馬加鞭,行駛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之中,騎士們跟隨在他的身後,這一路走來,沿路都是耕作的百姓,肥沃的土地上傑出了累累碩果,看著百姓們臉上的笑容,劉長比跟張不疑相處了一天還要高興,甚至堂而皇之的前往百姓家裡混吃混喝。
這個時代的百姓極度好客,以後世的眼光來看,甚至好客的有些偏執。
遇到貴客前來,宰殺家裡最珍貴的牲畜來迎客都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甚至因為沒有食物而宰人來迎接的也有...堪稱是好客到十分恐怖的地步。
當然,在如今的盛世,倒也不至於宰人來請客。
劉長前往梁國時非常的著急,一路橫衝直撞,可不知為何,當他往回走的時候,心情卻非常的好,一路走走停停,遇到百姓家就要去討水喝。
這麼一路走來,用了許久,劉長方才來到了弘農。
劉長又在一處民居前停下來,叩起了大門。
一位老者狐疑的開啟門,得知有貴人前來要些喝的,心裡極為開心,急忙開啟了大門,牽著劉長的手走進了屋內。
呂祿和竇廣國對視了一眼,隨即苦笑了起來。
“老丈啊,這些年裡收成如何啊?”
“好啊,好啊...多仰賴聖天子的恩德,前些時日裡為我們免去了農稅,哈哈哈,家裡都有儲備的糧食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老人臉上的喜悅是藏不住的。
“老夫活了七十多年,就不曾見過百姓家裡能有存糧的...”
“可是我聽聞,上一年開始,各地又徵收了農稅啊,影響大嗎?”
老人搖著頭,“您有所不知啊,這新稅,跟過去不同了,是有標準的,我們這些窮苦人家,糧產和收入也根本達不到繳納稅賦的標準,還是不必繳納...我聽聞啊,是國庫裡沒有錢財了,聖天子也是無奈,糧食和錢財多的就多繳納稅賦,糧食和錢財少的就不必繳納,這是聖天子對我們的憐憫啊。”
“可是我聽說,各地的三老都說這樣的制度謀害百姓,要起來反抗皇帝呢!”
“他們放屁!”
“我們這裡的三老,就不曾如此,他是個有道德的人,多次給我們宣講廟堂的政策...他說這些稅賦是為了我們而設立的,您看到外頭的道路了嗎?這就是廟堂最近為我們修建的,若是沒有稅賦,如何修建呢?只有那些富貴人家,錢財多不勝數,卻又那般貪婪,不願意放棄一點點的...”
老人說著,忽然意識到面前這個也是個福貴人,便不再說了。
劉長卻大笑著說道:“您不必害怕,我絕非是那般貪婪小人,多勞多得,多得多繳,這個道理我也是知道的!”
可老人卻不願意繼續這個話題了。
劉長也不逼迫,隨即又問起了其他的情況。
“當真是不敢想的盛世啊,老夫還清楚的記得,老夫年幼的時候,家裡沒有糧食,連著死了六個哥哥,沒有衣服穿,就用草木來編成衣,偷偷到山裡去挖野菜,還不能驚動官吏...每日都吃不上飯....只能為人奴僕...”
尤其是這些上了年紀的人,最是知道當今時日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因此,這些人也是最仰慕劉長的。
“現在可不同了,我有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都成活了,孫子們還讀起了書,哈哈哈,老夫這世代為奴的,沒想到家裡居然還能有認字的賢人...我的幾個孫子都會寫自己的名字...大兒子在耕地裡忙碌,第二個兒子去了南陽做生意,第三個兒子當了亭卒,最小的兒子做了木匠,還在城內開了店鋪,哈哈哈,您若是有什麼需要的木器,可以找他的,他的手藝很不錯...”
“我這閒居在家,孩子們也不讓我多做什麼,就幫著看看幾個大孫子,院裡有桑,屋內有臺紡車,無事就與妻織布去販賣...”
聽著老丈的話,劉長很是開心,輕輕撫摸著鬍鬚,神色滿是得意。
“這日子定然會越來越好的!”
從這裡離開後,劉長繼續出發,卻是進了弘農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