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在又巡視了六個部族後,就停下了腳步,沒有繼續前進,主要是太飽了,吃不下去了。
劉長單獨召見了傅清,兩人坐在營帳內,聊起了對夏國的規劃之事。
“夏國的騎兵,不能再交予各地的部族,要設立成編制的軍隊,舉民皆兵的時代早已過去了,我準備挑選一個將軍,來負責操練和集結當地的騎兵,挑選能戰之人,組成夏國騎兵....加強對這些士卒們的控制,對他們進行教導,讓他們成為大漢的一支強軍,這也有利與你對地方的控制...伱覺得如何啊?”
“陛下想的很好,但是夏國的國力,是支撐不起常備軍的,陛下要設立騎兵常備軍,讓他們脫離畜牧農事,怕是不可行,這些人都是各個部族的主要勞動力....”
劉長咧嘴笑了起來,“誰說我要設立常備軍呢?”
“當初唐國境內的胡漢雜居,我因此而採取了秦國的治理辦法,在段時日內就解決了很多問題,我的想法,是在夏國繼續推行過去秦國的政策。”
“既然這些士卒是不能脫產的,那就讓他們的官員在平日裡治政,其餘時候兼任將軍,負責操練,戰時帶領他們出征...不過,要做出一些改變,不能像秦國那樣操練所有人,只需要操練一批可以作戰的人...夏國需要治政的地方本來就不多,用將領們來擔任地方政務,或許會有奇效,唯一要擔心的就是這些人往往桀驁無禮,你是否能壓得住他們呢?”
聽到劉長的疑問,傅清自信的笑了起來。
“陛下可以放心,臣雖然沒有什麼才能,卻還是能治得住麾下之民的。”
“那就這麼決定了,你有所不知啊,先前我對安息王好言相向,言語不失禮儀,他卻派遣使者來辱罵我,還說要派遣軍隊來侵略大漢,我當時就想領兵作戰,但是群臣都說國內沒有糧食,讓我以國事為重,故而只能強忍著怒火,夏國的騎兵,就是我將來出征安息國時最好的利器...你要替我好好治理,最好能將這二十萬騎兵變成四十萬,變成八十萬!到時候,我看看安息王還有什麼話要說!”
傅清低頭領命。
劉長在夏國並沒有待太久,這裡目前並沒有需要他來做的什麼事,他跟著當地的部族們進行了幾次狩獵,在草原上瘋玩了幾天,就轉身返回唐國。
但是他的這次來夏,卻減輕了傅清等人的很多壓力,劉長這麼一來,各地的部族徹底不敢再反對來自官府的命令,極大的增加了當地與廟堂的聯絡,劉長的一次巡視,甚至比傅清這些年月裡的付出更有用,他們都以自己為大力神的子民而榮,夏國官吏在地方上的威望都因此而大增,當地官員都不由得感慨,應當在此處修建行宮,多請陛下前來幾次的。
劉長從夏國離開的時候,當地的胡人都是依依不捨的,紛紛送上了自己的禮物,他們都知道劉長好戰馬,特意送了他一些神駒,劉長都笑著接受了他們的禮物,而作為賞賜,劉長赦免了他們名下今年所出生的所有牲畜的稅收,畜牧的稅收跟農稅不同,是按著每年出生的幼崽數量來決定稅賦的,很多時候乾脆就是拿幼崽來抵稅賦。
他浩浩蕩蕩的儀仗隊從夏國離開,只留下了一大群被禍害的盜賊和歡欣鼓舞的部族。
當他們領著人再次返回唐國的時候,那位都郵也幾乎完成了劉長所交代的事情。
他將月氏道周邊數個縣查的清清楚楚,抓出了十餘人,全部都已經被送往了長安,要在長安經過二次審判,然後結束判決。
劉長沒有理會這件事,反而是去拜訪在唐國的那幾個老人。
最先就是去拜訪故太尉李左車。
作為當初劉長最先招募的大賢,有名的軍事家,得到韓太尉親口認可的狠人,李左車在唐國的威望也是非常的高,如今他的年紀非常的大,都不怎麼出門了,整日都是閒居在家,讀讀寫寫什麼的。
當劉長找上門來的時候,李太尉看起來很激動。
這位相當純粹的軍事家令人開啟了自家的大門,非要披著甲冑帶著武器來迎接君王,儘管他的家人一再提醒,這不是迎接君王的禮儀,可李左車不在乎,他認為這是將領迎接自己君王的禮節,是不能失禮的。
劉長下了車,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門口的老將軍。
老將軍發須全白,沒有了過去的膘肥體壯,整個人顯得又高又瘦,甲冑都已經不太得體,像是給竹竿上披了一層甲,隨時都要掉落下來,但是他還是挺直了後背,臉上的威武不減當年。
“末將拜見大王!!”
老將軍的聲音依舊是那般的洪亮,劉長卻不敢讓他繼續待著,他幾步走到李左車的身邊,一把扶著他,臉上滿是苦笑,“迎接我又何必要披著甲冑呢?”
“我聽聞過去的廉頗在年邁時不受重用,留下悔恨,今日眾人都以我年邁,連出門都要派遣十來個人隨行,我只是想讓陛下知道,臣雖年邁,尚且還能披得動甲冑,若是陛下要出征,何不以我為將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左車的幾個兒子聽聞,頓時長嘆了一聲。
他的長子忍不住說道:“阿父啊...您都這把年紀了,且不說如今天下太平,便是征戰,又如何能讓您出征啊?”
李左車沒有說話,只是直勾勾的看著劉長。
劉長卻大笑了起來,一把抓住李左車的手,“有將軍這番話,朕就可以安心了,往後要攻打安息,大概是要請您來擔任副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