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家父漢高祖 > 第201章 記得下次自己寫

第201章 記得下次自己寫 (第1/4頁)

推薦閱讀: 回到明朝做昏君

此刻所說的太學,並非是純粹的教育機構。

太學是很早就有的,佈政,祭祀,學習,開展各種活動,功能多樣,並不侷限在教育領域內。

而太后想要設立太學,她的目的不是設立一個有諸多功能的新機構,更不是為了培養人才,而是為了養天下之士。

暴秦是沒有養士這麼一個概念的,唯獨軍功說了算,而繼承了暴秦一系列政策的大漢,也沒有像過去那樣有養士的機構,士在外,不在內。這些士在諸侯國內,得到諸侯王的重用,歸心與諸侯國,就像某位不願意透露名字的大臣那樣,只覺得自己的君主乃是諸侯王,而不是皇帝。

他的問題可不是特例,在各個諸侯國裡,不知有多少像他這樣計程車,喊著忠君的口號,準備著要扶持諸侯王來造反。

故而,太后想要將天下之士都集中到長安來,由長安來舉薦,將他們任免到各個地方,甚至是諸侯國內,如此一來,他們首先要效忠的君自然就是皇帝,自我認同也就是大漢之臣,而非諸侯之臣。

因此,太后才想要廢除諸侯國內的養士之事,只許長安來養,這是為了做到真正的大一統。

劉長明知道這些,可是當知道自己要被薅羊毛的時候,還是情不自禁的跳了起來。

“阿母!!”

“我唐國貧苦啊,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本來可以幫著治理地方的人才就不多,您還要奪走?唐國百姓何以失愛與阿母啊?!”

劉長悲憤的說著。

呂后不為所動,她認真的說道:“你的官吏已經足夠了,若是再養士,養出計程車遲早都會給你帶來大禍。”

“我唐人老實本分,怎麼會惹出大禍呢?阿母啊,不如先廢了其餘諸侯國的養士之事,楚國養士之風可就比唐國要盛行,我那仲父號稱賓客叄千,有大漢信陵君之美譽...為何不先廢楚國之學宮呢?”

呂后正要言語,浮丘伯卻開口說道:“大王說的也對..太后,這件事還是要認真商談,士乃國之根本,不能著急。”

呂后點了點頭,這才沒有繼續談論這件事,反而是說起了對士的要求。

“我先前便讓各地舉薦孝弟力田者,賞賜他們,免去他們徭役...養士,自然是要先養這些有道德的,可以讓各地舉薦有道德計程車前往長安,進入太學....”,此刻已經出現了察舉制的雛形,可並沒有像武帝時的那麼全面。

這些大賢們便跟呂后商談起這件事來,說的也還和氣,只是到叔孫通的時候,叔孫通忽然說道:“忠君行道德事,主大一統,諸派莫如我儒家...太學可以多召儒家之士,派往各地...”

他的這番話,當然是引起了儒家大佬們的贊同。

可是,黃老的幾個學者卻並不這麼認為,頓時開口叫道:“叔孫通之言,徒令人嗤笑!”

雙方迅速開戰,你一言我一句,矛盾頓時變得激烈,呂后若有所思的看著這一幕,若是召集各家計程車,或許這一幕就會成為將來太學的縮影?

劉長打著哈欠,他對這些學術爭鋒是不感興趣的,趁著他們吵得火熱的時候,劉長悄悄告別了太后,便逃了出來。

剛要離開,就有人叫住了他。

劉長轉頭一看,浮丘伯拄著柺杖,也從殿內走了出來,對這老頭,劉長還是挺有好感的,他笑呵呵走到老人身邊,扶著他,便往外走,“仲父啊!您身為儒家大賢,怎麼不留在殿內去反駁那些黃老之士呢?”

浮丘伯的年紀,當劉長的大父都綽綽有餘,面對他的稱呼,他也一點不生氣,只是朝著劉長眨了眨眼,說道:“叔孫通甚是狡詐!他一番話,就引得眾人爭執,就是想讓太后看出其中矛盾...我跟著他瞎摻和什麼呢?”

“哦?您一點都不敵視黃老?”

“仲父是那一派的賤..咳咳,哪一派的大儒呢?”

“正其衣冠,齊其顏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賤儒也。”

浮丘伯笑著,很是自然的就說出了這一句。

劉長大喜,叫道:“那您跟欒布是一樣的啊!您可比他強多了,他可不敢這麼說自己!”

浮丘伯笑著說道:“雖是子夏,卻也不同,他們以公羊高的學說為主,我們以穀梁赤的學說為本。”

“哦,原來如此啊!受教了!”,劉長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好像他真的懂了一樣。

“大王啊...您在唐國,召集百家之士,允許他們互相辯論,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太后所考慮的,也不是錯誤的。我曾去過很多地方,諸侯國內,只知其王而不知天子者甚多...百姓倒也還好,若是連士子都是如此,那遲早是要生亂的。”

“大王神武,如今有大王在,自然沒有人敢作亂,可是百年之後呢?”

“嗯,寡人會好好考慮的。”

最新小說: 手握十萬精兵被賜死,叫朕如何是好? 鎮國王侯 大慶:我九皇子,抱月樓之主 家父漢高祖 聽不到的你 全能狂徒:我在異世殺瘋了。 八零對照組:換親後,我被團寵了 別動我的菜園子 快穿:睜眼就是修羅場 扶貧五年,我登基了 炮灰女配靠醫術逆襲 金牌媒人 錯救宿敵後她死遁了 盛寵之佛醫神妃 雲箋織夢錄 穿越之談個戀愛救世界 米花町來了個溫亞德 七年之癢,前夫不知道我重生了 全世界都覺得我是紙片人 女尊首輔養成記(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