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就像是您剛才說的那樣。不修甲兵,光靠仁政會出事。那麼光修甲兵。不修仁政豈不是也要出事?”尹喜反問說道。
張正間點頭。說道:“那也要視情況而定。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仁政需要在亂世平定之後,才能施展的。這點我同意您的話。”
尹喜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昔年三苗居住的地方,左有彭蠡湖,右有洞庭湖,岐山居其北,衡山處其南。雖然有這些天險依仗,可政事卻治理不好,結果禹王趕走了他們。夏桀的國家,左面是天門山的北麓,右邊是天溪山的南邊,廬山和嶧山在二山北部,伊水、洛水流經它的南面。有這樣的天險,但是沒有治理好國政,結果被成湯攻破了。以此可見,仁政的確很重要。不能光用兵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正間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那是以前了。情況不能同日而語。雖然我個人同意您的話,不過現實卻是這結束亂世的方法,必須要靠著以兵道為主,法治為輔的方法。仁政那是以後亂世結束之後的事情。要知道,自從周朝王室衰落以後,禮樂殘缺有很長時間了。如果真的要實施仁政的話,或許是連續幾代都不能窮盡其中的學問。這恐怕不是引導平民的好方法。”
尹喜聞言不由的嘆息說道:“我道門可興矣!”
隨即,又有些好奇的說道:“你真的是我道門中人?”
張正間笑著說道:“就像我剛才說的話。兵道為主、法治為輔。我是道家為主、兵家、法家為輔。骨子裡,我還是道門中人。”
尹喜不由的笑道:“大才!”
“在您的面前。不敢稱大才。”張正間恭敬的說道。
尹喜笑了笑。隨即嚴肅的說道:“不過你要小心一點。”
“小心什麼?”張正間詢問說道。
“儒家。你的想法和儒家的有些不同,甚至可以說是背道而馳。很容易被某些儒家的人,看不順眼找上麻煩。甚至是,利用天機,進行鎮壓。”尹喜嚴肅的說道。
“他儒家能有這個本事?”張正間笑道。
尹喜聞言苦笑說道:“少正卯也是這麼想的。”
“我還是不相信。他儒家敢動我一根汗毛。”張正間淡淡說道。
尹喜點了點頭。明白張正間是什麼意思。
他能看出來。張正間對於道家的典籍並不怎麼樣。不過他是道家中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他可是能感受到。張正間修煉可是正宗的道家功夫。
並且,張正間的功夫非常厲害。他身邊的那些人也是如此。
尹喜聞言不由的笑道:“還是小心一點為妙。畢竟,你身為天外來客。我想你只要敢出手。恐怕普天之下,除了咱們道家同門,還有那兼愛非攻的墨家之外。或許沒有一家的高手,不會衝你出手。”
張正間聽到他的話。也不驚訝。畢竟,這種級別的老傢伙。
或許功夫上不如他。不過,在窺探天機的造詣上。
恐怕整個青龍會里,就只有達文西等人,能比得過他們了。
“放心!既然早晚要交手。我一定會提前去拜訪的。”
喜歡位面之十大空間請大家收藏:()位面之十大空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