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府。
郝仁、伍瑛娘、蘇知知還有薛澈圍坐在一張小桌邊。
桌上放著一份輿圖。
蘇知知和薛澈拿著幾個小旗子在輿圖上移動。
蘇知知再一次將自己在武學館所學知識運用上了:
“河東、河南還有山南東道的兵力都北上去抵抗鐵勒汗國,如果山南西道的兵力也被調離,那京城若是出了什麼事,短時間內也無法調集援軍。”
薛澈將山南西道的小旗子往左上角的庭州移動:
“我爹本是計劃讓朝廷將山南西道和關內道的兵馬調到西北,行調虎離山之計。只是沒想到鐵勒汗國會這個時候入侵。”
兩個孩子小的時候,搬個板凳坐在大人旁邊,一邊吃果子一邊聽著大人們談事情。
現在大了些,也開始會分析局面了。
郝仁頷首。
他們和薛玉成約定的計劃是,從西北假傳戰報求援,從而調離一部分京城附近的兵力。
嶺南那邊由慕容棣率軍北上,與袁遲手下的禁軍裡應外合。
現在鐵勒汗國這麼一出手,不僅讓朝廷把周圍的兵力調走了,還讓給了慕容棣一個光明正大的率軍北上理由,大大減少了沿途的阻力,說不定還能趁此機會再收編一撥人。
黑山軍北上的計劃比想象中還要順利。
郝仁:“但鐵勒汗國入侵興許還會帶來其他變數,我們要抓準時機,儘早在長安下手。”
他們要除掉的不只是賀庭方。
薛澈的眉毛攏在一起:“而且,在長安報完仇後,還要解決胡人入侵的問題。”
蘇知知聽薛澈這麼說,忽然道:
“西北那邊傳來的戰報是假的。可如果渾邪國和鐵勒汗國真的勾結了,或是渾邪國看見鐵勒汗人打進大瑜,他們也動心了,那西北也可能會有胡人入境。
薛伯伯那邊是不是要早做準備才行?”
郝仁嘆一口氣:“沒錯,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之時,薛家軍不會離開西北。”
薛澈聽著更憂心了。
伍瑛娘輕輕拍薛澈的肩:
“要解決的事情我們挨個來解決。打仗靠的不是一兩個人,一個人擔憂無用,到時候我們會一起面對。”
薛澈的眉頭舒展了一些:
“如果西北真的出了事,我爹肯定會讓人來報信的。”
伍瑛娘:“對,要相信你爹和薛家軍。”
“另外,我覺得阿仁說得對,眼下最先要解決的是長安的局面。一旦周圍各道兵力調離,就要及時下手。”
郝仁:“黑山軍北上到長安需要近兩個月。京畿道周圍軍師北上需要一個月,等他們被調離時,黑山軍恐怕還沒趕到長安。
那時候能否下手,還需要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