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流民走在崎嶇不平的小道上,走得很慢。
隊伍中人不少,約莫有兩三百人。
不同於之前仇冥帶人假扮的流民,這一批人是真的很瘦,跟一批行走的竹竿一樣。
少數倖存的老人家,簡直就像一個骷髏架外緊緊裹著一層皮。
帶著他們的衙役也不催,因為看這些人的樣子,感覺再走快點的話,可能路上就沒氣了。
他們是送人的,不是趕屍的。
人群中有一對祖孫互相攙扶著。
魏七扶著爺爺魏大栓,走幾步就歇一下。
魏七看著約莫十五六歲,而魏大栓雙眼凹陷,瘦得看不出年紀。
他們是黔州來的流民,一路上逃得很不容易。
黔州最先亂起來,於是他們相依為命的祖孫帶著銀錢去錦州避一避。
結果到了錦州沒兩日,錦州又亂了。
他們只好又去了辰州,還沒到辰州呢,就見辰州的百姓拖家帶口呼啦啦往外跑。
行吧,那辰州也不去了。
祖孫倆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選擇了南,一路往嶺南跑。
因為覺得嶺南鳥不拉屎的地,應該湧過去的流民不多。
這個想法其實沒錯,只是正好有不少人也是這麼想的……
正值夏日,花草繁茂,小道兩邊都長了許多灌木叢。
魏七眼尖地看見一串漿果,恰好有個半大的孩子也看見了,雙方同時伸手去摘,一人搶到了半串漿果。
魏七把漿果給了爺爺,自己只舔了舔手心的汁水:
“爺爺,是甜的,快吃。”
魏大栓實在是餓得頭昏眼花,接過漿果吃了下去。
祖孫二人又隨手摘了些青草和野花,像牛一樣嚼在嘴裡吃下去。
吃得稍微有了點力氣,又繼續往前走。
隊伍中的其他人也是一樣在邊走邊吃路邊的花草,畢竟縣城裡連牆角的花草都吃光了。
“爺爺,這地方怎麼越走越偏?不像有村子的地方。”
魏七墊了肚子,這會兒才有心思打量周邊的環境。
白雲縣的宋縣令告訴他們,鄉下有個山村願意收留他們,只要他們肯幹活,就有地方住,有東西吃。
縣裡還會幫他們重新落戶籍,讓他們紮根留下來。
宋縣令沒說在哪座山,但是說了那村叫良民村,想來是很良善純樸的。
很多流民聽說能吃上飯,自然是願意,他們在老家也是一窮二白,在這裡紮根也沒什麼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