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刺史看出鄭御史的反常了,眯眼打量著李瓊,沒說話。
李瓊做出謙虛之色:
“鄭御史過獎了,為民造福是下官應盡職責。”
“下官已經在酒樓備下宴席,為鄭御史接風洗塵。”
鄭御史:“好,有勞李長史。”
幾人一同去和旺樓吃酒,席間鄭御史與李瓊把酒言歡,似是一見如故。
顧刺史在旁邊看著心裡直嘖嘴,估計李瓊犯的事不少。
顧刺史來嶺南不久,李瓊則在此為官多年,顧刺史也尚沒摸清李瓊做的勾當。
鄭御史飲下一口酒,帶著醉意拍拍李瓊的肩膀:
“我與李賢弟真是相見恨晚,只可惜時日有限,在潯州待不長久,不得與李賢弟相伴。”
李瓊給鄭御史又滿上一杯:
“鄭兄若不嫌棄,小弟這幾日都陪著鄭兄走走。”
“甚好!”
鄭御史拍案,將酒一口飲盡,仰頭之時,眼中寒芒暗閃。
昨日晚上他在路過的驛站休息時,一支梅花鏢破窗而入,扎進了房間內柱子。
鏢上釘著一封信,取下來一看,上面竟羅列著潯州長史李瓊的罪狀。
一條條一樁樁,詳細清晰,不似作偽。
他此次來巡查,一查官吏贓罪,二查翫忽職守,三查濫用職權。
一看李瓊那罪狀,好傢伙,全佔了。
鄭御史不是第一次巡按,以前也收到過匿名告發信,但是能像這樣飛鏢的不多,能寫得如此條理清晰的也不多。
也不知是哪位高人看不得民間冤情,主動出手了。
酒過三巡,顧刺史、鄭御史還有李瓊一同往州衙門走。
鄭御史打算這幾日徐徐圖之,根據手中的線索解開李瓊的真面目。
可沒想到潯州的百姓動作比他快多了,完全不在他的計劃之中。
他們剛到衙門,就見十來個村民打扮的人衝過來跪下。
“求御史大人做主!草民有冤!”
“草民要狀告狗官李瓊橫行鄉野!欺男霸女!”
“狗官李瓊縱容手下欺佔草民家中良田,還欺侮妻女!”
“求御史大人做主……”
喊冤聲和哭聲漫過整條街道。
顧刺史都震驚了,之前看潯州四處一派祥和之景,冤情竟然如此之深。
被人一口罵一聲狗官的李瓊汗流浹背,但反應很快:
“大膽!沒想到竟有奸人打著本官的名義四處作惡,本官定要將此等惡賊揪出來,還百姓一個公道!”
他說得義正言辭,為百姓憤憤不平,連他自己都快相信了。
一位衣衫襤褸的耄耋老漢撐著柺杖站起來,指著李瓊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