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知知在後山挖野菜抓雞的時候,山腳下,有幾輛馬車碾過土路。
馬車半新不舊,雖比不上京城貴人們的馬車華麗,但足夠寬敞,車身木頭也結實。
馬車前後都有衙役,面板黝黑,個個佩刀。
前頭的馬車坐著白雲縣的縣令宋平,後面的馬車坐著潯州的州刺史顧景。
宋縣令很年輕,二十多歲,去年授官。
他得知自己要來嶺南做縣令的時候,非常振奮。
雖然偏遠,條件遠不如京城,但他覺得越是困苦之地,越需要他這樣的人來為民為國效力,好好地做出一番成績。
顧刺史年紀大了,剛過六旬,也是去年調來嶺南做刺史的。
當他聽說自己要去嶺南時,第一反應是:
他大爺的,吏部那幫龜孫子又在皇上面前說他什麼壞話了?
居然被調到這麼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來嶺南之後,發現氣候溼熱,蚊蟲眾多,還時不時就有大盜出沒。
所幸此處民風剽悍,當地百姓居然能自己抓盜匪,真是給官府省事又添政績。
白雲縣有個叫良民村的地兒,已經抓了好幾次重犯了。
最近一次還解救了富貴人家被拐走的子女。
顧刺史決定來良民村慰問表彰一番,賜個牌匾,以此來鼓勵其他縣村也多多為治安出力。
宋縣令為此很激動,相信自己和百姓團結一心的努力,果然被上峰看到了。
“顧刺史,我們到了。”
馬車在山腳停下,宋縣令先下了車,去後面請顧刺史。
“有勞宋縣令了。”顧刺史一掀簾子,就看見宋縣令壯志滿懷的笑容。
顧刺史心中暗歎一口氣,好像在宋縣令身上看見了年輕時的自己。
一腔熱血,耿直如松。
以至於不僅年輕的時候被人家擠兌到窮鄉僻壤,年紀一把了,還是被髮配到這瘴癘之地來。
嘖,說多了都是一把淚。
良民村事先接到了訊息,提前做了些準備。
郝仁和白洵在山腳下迎接。
鬍子花白的顧刺史下車後,看見兩個粗布麻衣的男子走來。
其中一位腰間佩刀,眉間凌厲,看著很厲害的樣子,卻只有一隻手臂。
另一位郎君則極其俊美文雅,若非身上穿著半舊的灰色粗布,頭上麻繩束髮,顧刺史還以為看見了哪家清貴公子。
“顧刺史,這位就是良民村的村長,郝仁。”
因著之前的案件,郝仁去過縣裡衙門幾次,宋縣令認識郝仁。
畢竟像郝仁這樣的容貌氣度,讓人一眼就忘不掉。
郝仁上前,恭謙地叉手行禮:
“顧刺史、宋縣令,在下郝仁,是良民村的村長。”
顧刺史實在是很驚訝。
他看看後邊的山林,看看郝仁身上的衣衫,竟有種糞土坑裡看見金玉的震驚。
嶺南離長安甚遠,許多百姓一輩子也沒去過長安,更別提在長安遇見貴人。
而會被派來嶺南做官的人,也多半在京中擠不進核心勳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