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雲衡疑心端柔郡主此次入宮的目的不純,可她似乎並沒有故意接近自己,反而看起來與蕭若更為親近,這倒是讓雲若有些摸不準了。
唯一讓雲衡惱火的就是,端柔郡主吸引了蕭若很大一部分注意力去,都讓她不在乎自己了,不僅每天和端柔郡主待在一起,連用膳都要叫上她。
而云衡身為皇帝,一到入秋的時候又忙得很,除了晚上,就只有三餐能夠陪著蕭若。
為此,他很是氣惱,甚至在想要不要找個藉口把端柔郡主給趕走算了。
當然,這也不過是想想而已,有端柔郡主在,蕭若的心情明顯好了許多,每天也都很開心,比之前看起來氣色好了不少。
看在這個份上,雲衡覺得,自己或許能委屈委屈,待到忙完這一陣子再說,這個端柔也總算是有了些用。
只是,今年的收成顯然會很好,大大超過了預期,在豐收來臨之前,雲衡必須要把一切都安排好,所以十分忙碌。
他不僅要統點全國各地的糧食總量,還要決定國庫糧倉徵收的數量,穩定市場糧價的浮動,以及定下今年稅收的佔比。
更為嚴峻的是,糧食大豐收了雖然可喜可賀,可還有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儲存。
若是糧食儲存不好,積壓的餘糧就會腐壞變質,便是守著幾個糧倉也會餓死,那些糧食更是會白白浪費。
所以,雲衡今年忙得幾乎是焦頭爛額,常常半夜都在看摺子,考量如何應對接下來的難關,陪蕭若的時間也就更少了。
即便是如此,他還是堅持每天去鳳鸞殿與蕭若一起安寢,只是一日三餐卻再擠不出時間來了。
蕭若心疼他,偶爾也會給他送些吃食去,或者陪著他批閱摺子。
但蕭若身子本來就弱,經不起辛勞,雲衡不捨得讓她累著,也就不肯讓她去陪著。倒是端柔郡主時常幫蕭若給雲衡送吃食去,一來二去的,兩人見面的機會倒是多了起來。
雖然雲衡還是不怎麼待見她,但總算是沒有那麼牴觸了。
尤其端柔郡主並非一般的閨閣小姐,她本就是皇家血脈,父王是鎮守邊關的封王,見識自然不同,這些年又遊歷天下,所見所聞俱是當地的真情實況,積累了不少經驗,所以,在很多事情,譬如軍中糧餉和徵糧補貼一事上給了雲衡不少建議。
雲衡漸漸的竟然對端柔郡主生出幾分欣賞來,沒了先前的偏見之後,兩人之間的相處倒是和諧了不少。
偶爾雲衡還會主動問她一些政事上的問題,雖然並不是每一次都採納,但端柔郡主經常能給出獨到的見解,讓雲衡刮目相看。
畢竟雲衡身為皇帝,端坐廟堂之上,便是再如何關心百姓也不似端柔郡主那般曾親眼見過勞苦大眾為了一口吃食而拼盡全力的模樣,做出一些決斷之前自然而然地就會偏向於官宦人家,反倒讓真正受苦的百姓沒了著落。
而端柔郡主則恰好能夠給他這方面的建議,而且很多都非常實用,施行之後更是得到了很好的反響。
雲衡不是狹隘之人,他並不會因為個人的喜好就對端柔郡主的好建議置之不理。
兩人之間細微的變化並沒有逃過蕭若的眼睛,亦或者說,雲衡從來沒有想要瞞著蕭若什麼事情。這一切,蕭若都看在眼裡。
可她也明白,端柔郡主這樣活潑可愛,又文武雙全的女子確實惹人喜歡,讓人討厭不起來。
雲衡的心意她也是明白的,她相信雲衡不會做出對不起她的事情。
儘管如此,可有時候蕭若也會想,倘若……倘若二人真有什麼的話,她或許也只會接受吧?
蕭若很清楚,自己的身子已經越來越差了,雖然看起來和常人無異,可卻經常覺得疲憊不堪,沒有精神,這件事她誰都沒有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