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李牧之帶回訊息,絲瓜行情不錯,今日他帶去的幾百斤絲瓜和他們爹孃帶去的三百斤絲瓜加起來都少了,宋掌櫃還有許多主顧沒買上菜,他讓他們明日再多送些去。
這自然是沒有問題,他們家現在主要就是出絲瓜,絲瓜長的快,一天也能摘個上千斤。
七月十八,李牧之和夏二郎一起到鎮上去了,他們都運了絲瓜和西瓜去。
地裡的西瓜熟了。
七月十九,李牧之和夏二郎到地裡摘了些西瓜,給夏家村的每戶人家都送了兩個西瓜去。
他們給夏家老宅那邊多送了幾個,把夏老太樂的不行。
夏家村其他人除了村長以前在南方吃過一小片西瓜,其他人以前都沒見過西瓜。都不知道這西瓜要怎麼個吃法。
還有人以為這西瓜是用來炒菜吃的。
村長給大家講解了一番。
知道這西瓜是大戶人家才吃得起的金貴東西后,大家都紛紛對夏二郎和李牧之表示感謝。
大家這會兒也都明白了,李牧之夫妻兩個早春出去了一趟,原來是去外面找瓜果種子去了。
年輕人頭腦活泛,曉得另闢蹊徑來種田。
大家很想去看看這西瓜到底是怎麼生長在地裡的,但李牧之和夏二郎家的地都用圍欄圍住了,他們也不好去看。
不過,大家雖然是這麼想的,但到底後面幾天傍晚,村裡還是有人偷偷跑到李牧之家地裡去偷看了。
當那些人看到那地裡竹架子上掛滿的圓滾滾的西瓜後,都有些意動,這麼多的果子,得賣多少錢啊!
他們都嘗過那西瓜了,裡面的果肉多汁,又十分清甜,是這酷暑消暑良品。
出門幹活回來,燥熱不已的時候吃上這麼一片用井水泡著的西瓜,清涼到心底去了。
不過兩個西瓜一大家子一下子就吃完了。
聽說這西瓜金貴著呢,他們也買不起。
可是這個味道是真的好。
有人按捺不住想要去摘幾個瓜的心思。
但耳邊又響起村長和李牧之的警告。
那日李牧之和夏二郎給村裡人送瓜的時候,村長就把大家召集到一起了,說人家一片好意,有了好東西想著給村裡人嚐嚐,要是誰敢去地裡偷瓜,就族法伺候。
這還不止,比村長更狠的是李牧之,李牧之直接放話,要是讓他知道誰偷他家的瓜果,他直接把人扭送到縣衙去。
縣衙的那縣令和李牧之有些交情,李牧之說要把人扭送到衙門去,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想到偷瓜的後果,那些人都歇了心思。
他們哪裡知道,他們的舉動都被在半山腰的李牧之看在了眼裡。
好在無人偷瓜,不然他真是要將人扭送到衙門去。
他們不管情分在先,就不要怪他不講同村情分。
到底大家都是怕李牧之的。
他的警告起了作用,村裡沒人敢去偷瓜。
夏及己看到沒人去偷瓜,心裡也是舒了口氣。
他們把瓜送給同村人嘗,是他們的情分,不是本分,如果因為他們的情分引來不少偷瓜人,那麼這種情分也就徹底止於這一次,而且,牧之說要將人送官不是說說的。
畢竟他們出門買種子,育苗,鋤地,搭架子,施肥都很辛苦,誰能忍受別人來偷竊自己辛苦而來的勞動成果呢?!
西瓜兩百二十文錢一斤,一個西瓜一兩多差不多二兩銀子,這還只是夏及己他們賣給宋掌櫃的價格,他還要掙一些差價,所以一個西瓜至少二兩多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