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傅辰之如何懂得吐蕃文字和為何會有吐蕃三王子的令牌,倒是不得而知了。
不過李舜華猜想,傅辰之在劍南多年,劍南道相鄰吐蕃,以他的心智謀略,會些吐蕃文字不甚稀奇,但是那個吐蕃三王子是怎麼回事,李舜華也沒琢磨出來。
不過話說回來,這件事中,既保住了傅家女郎的名聲,擄人的那吐蕃將軍也被自己的可汗親手斬殺,還揹負著奸臣細作的名聲,真不可謂不狠辣決絕。
但拋開這些,這個用計的路數,倒是和她頗有些相似。
……
次日去給太后晨昏定省,在林太后宮門口,恰好碰見明德帝散朝後的儀仗緩緩過來,這本無甚奇怪,李舜華現如今,在這個二哥面前,倒也能不動聲色如往常一般。
不過李舜華有些好奇的事,他轎攆的一側走著個緋衣官袍的公子路疏。
“臣妹見過皇兄。”
李舜華見明德帝下了轎,便蹲了個禮,而一旁手持笏板的路疏也垂手向李舜華見了禮。
明德帝笑著讓李舜華起身免禮,一前一後進了太后宮中,年紀大的人眠少,太后已經起了身在用一碗紅豆羹。
她看見李舜華跟著明德帝一塊進來,高興地放下了碗,又吩咐一旁的姑姑們給他二人看座,也拿了兩碗羹吃。
“臣路疏,給太后娘娘請安,太后娘娘福壽康寧,長樂無極。”
路疏進門便是一跪,行了個大禮,太后看見他,忙叫他起來,道:“哀家許久不見世子,倒有些掛念,便叫了世子跟著皇帝散朝後過來看看老婆子,世子勿嫌棄老婆子事多才好。”
路疏聽言便又跪下行禮,道:“得太后掛念,是路疏的福氣,太后此言,折煞臣了。”
林太后忙讓一旁的宮人虛扶著路疏起身,笑著道:“你這孩子,也忒守禮了些,快過來,坐在哀家身旁。”
“是。”
路疏起身,在太后身側下方的圓凳下坐正,太后忙也招人給他要上一碗紅豆羹。
李舜華在一旁用勺子吃著,聽見太后這話,忙抬起頭來道:“林娘娘且別忙了,路疏從小便不愛吃酸甜,您這紅豆羹甜的阿槿喜歡,路疏卻吃不得。”
林太后聽完這話,側著頭看著身旁的姑姑,兩人都笑起來,也不說話,又看著李舜華,眼中意味不明。
李舜華瞧著她們這眼神,開始有些疑惑,心中想著自己並未說錯話,又想了想,卻陡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輕咳了一聲,面上如常,垂下頭又吃了一口紅豆羹,見太后還是笑眯眯看著她,便有些端不下去了
她這會兒不知如何,竟有些不敢看路疏,李舜華猶豫了一下,斟酌開口道:
“我同路疏從小一起長大,自然是有些瞭解他的,這也不是什麼值得拿出去說的稀奇事,就向我同三哥,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