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裡的周海昌看見傅辰之出來,便好奇湊上去想問問他在裡面為何到現在,誰知走近了才發現他尚未放下的嘴角,一下子像見了鬼一樣,道:“辰之你你你,你是笑了嗎?”
傅辰之一個眼神掃過去,依舊冷冽如刀,周海昌縮了縮脖子,覺得那是個錯覺。
東方欲曉,李舜華終於試好了衣裳,然後脫下來規整地疊好,放在檀木的漆盒裡頭。
明姑對於她的脖子突然好了一事十分驚喜,而後有隱隱擔心,一直叮囑她行走間恪守禮儀,不能失了公主風範和皇家體面,李舜華聽得耳朵都起了繭子,但還是笑著應著知道了知道了。
正賓們以及贊禮贊者還有觀禮的一眾人已經都到了長樂宮前殿。
禮樂響過後,已然繞出殿門外的李舜華身穿規制中的黃色素淨常服,梳著高髻,未戴釵環,雙手放於腹前,挺直腰背,緩緩向殿中走去。
太皇太后向來待李舜華不親近,今日竟也來了,同一臉欣慰的皇太后林氏坐在上頭,她們旁邊放著賢宗和先皇后,也就是李舜華父母的牌位,另一側則是站著晉安公主李瓊華和遂安公主李霽華,李霽華比李舜華還要年長,她是江都王路照的長女,也就是路疏同父異母的姐姐,自小便被接到宮中教養,很小便封了公主,不過有意思的是,李舜華的皇祖母對她不親近,反而對這個李霽華,倒是十分的喜愛,日日都叫她跟在身邊。
下首先坐著的便是皇后趙氏,她領著一眾宮嬪,如王昭儀、張寶林的坐在一側,而另一側,則是一些邀請的世家貴族的夫人和小姐前來觀禮的。
李舜華走到殿中,規規矩矩跪了下去,三跪九叩,行完禮之後,便有正賓,通常是姑姑嬸嬸或者是姨娘這一輩的人,來給她加簪、釵。
皇后本來是找的江都王妃做這個正賓,然或許是因為她母家的事情,江都王妃這幾日心緒不佳,便推辭了,昨日才臨時換了人,換的是她的一個姑姑,賢宗皇帝的長姐,她孀居多年,李舜華長大後幾乎都沒見過她,不過據說她是位謹言慎行,賢良淑德的公主,倒是跟她大有不同。
之後便是贊禮上前來給及笄者梳理妝容,這基本上是走個過場,因為之前在內室,一般都會梳妝好了才出來。
接著便是侍者宮人們按照規制,將事先準備好的服飾呈上來,然後理妝,加外服,再加釵子,再加披風。
這衣裳通體是明黃色的天家規制,上繡百鳥朝鳳的圖案,還綴了珍珠,十分華麗,寬袖,長尾,再加上金冠,處處透著高人一等的氣勢與威嚴。
李舜華有條不紊,倒也沒出什麼大的差錯。
這後面便是象徵性用些膳食,飲酒奏樂,然後請父母訓示,然李舜華的父母已然不在,便是由皇太后代勞,至於太皇太后,觀禮觀了一半不到,便由於身上不爽快,提前走了。
李舜華倒不甚在意,只聽了太后一早準備好的訓詞。
太后看著下面跪著的李舜華,不由得紅著眼眶,道:
“吾養兒攝政長公主李舜華,生來聰慧,乖巧懂事,今日及笄,母當有一言,兒且聽來。”
李舜華重重拜下,道:“願聽太后教導。”
“汝生於富貴,長自深宮。夫弟子親王,先需克己。每著一衣,則憫蠶婦。每餐一食,則念耕夫。內外門閭整潔,尊卑次序謹嚴。至於聽斷之間勿先恣其喜怒。汝勿鄙人短,勿持己長。”
李舜華聽完,方直起身來,恭敬道:“尊長之訓,受教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