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其中的一人便道:“那日下午,長公主聽了回來的人彙報,覺得吐蕃王太過於囂張跋扈,冒犯了她,便暗自起了殺心,喚來我等共十名禁衛軍,要我們悄悄出宮,前去殺了吐蕃王一行人,我等迫於她的命令,只得照做,只是回來之後深感不安,昨夜又無意間撞見暗衛在滅口其他人,我三人連夜逃出,卻又不知何處安身,走投無路,心想大不了一死,也要叫旁人先知道真相,故,前來揭發這個人面獸心,十惡不赦的長公主!!”
這話說得鏗鏘有力,句句泣血,若不是罵的是她,李舜華還真想叫一聲好。
短短几句,將她這心狠手辣、罪大惡極的形象便勾勒得十分可信,因果分明,又極能蠱惑人心,李舜華看了看周圍人的神情,果然有不少人已經開始倒向他們這一邊了。
曹久益見狀,跟身邊的師爺對了個眼色,便正色道:“敢問長公主,他們三人可是你宮中之人?”
“是。”李舜華道。
一聽這話,頓時又有許多人相信了幾分。
一旁的路疏問:“即便你們是長樂宮的人,又怎知你們不是暗自投奔了他人,編出這謊話來陷害長公主呢?”
李舜華看著路疏,又低頭看著跪著那三人,眼尾稍稍向上挑,帶上了三分威壓,隱隱有逼人之感。
那三人中為首的那個見狀竟一頭磕在地上,咚的一聲十分響亮,好像這就能表明他說的話是真的一樣,他大聲道:
“我等俱是習武之人,不會撒謊,陛下命我等保衛長樂宮,聽從長公主派遣,我等便恪盡職守,唯長公主命是從,不敢有絲毫懈怠,更不敢暗自效忠他人,否則,在座各位也都知道,依照長公主的性子,如果她知道我等背叛了她,我們三人又怎會有好下場!”
“是啊,請各位大人明鑑,我等十人皆去驛站,如今只剩三人,那七人早已被滅口,不信眾位人去一問,便知今日長樂宮當值的是不是除了我們三個,還少了七人!!”
知意走過來,低聲詢問李舜華是不是派人回去看看,李舜華擺手叫她去了,曹久益見知意去了,忙也公事公辦地派了兩名官差去了。
其實話既然說出來了,想必背後之人一定做好了準備,不會擺出來這麼大的漏洞,猜出來的結果,想必不會有意外,李舜華叫知意去的原因,是想讓她再看看有什麼其他的發現。
不一會兒去的那兩人便都回來了,帶回來的訊息不出所料,那七名禁衛軍今日都不在,派人去在宮外的亂葬崗上找著了屍體。
李舜華聽完這說辭,臉上倒是沒什麼表情,她看著周圍人越來越篤定的眼神,腦中飛快地轉。
“事到如今,長公主還有什麼可說的嗎?”侯思明悠悠地問。
“是啊,人證物證俱在,殿下還是乖乖認罪吧!”
有官員忍不住也紛紛發問。
“人證物證俱在?”李舜華冷笑,悠悠開口道,“人證我姑且算上,但是僅在亂葬崗上發現屍體,如何能證明是本殿派人殺的?我長樂宮,在此事上換個角度,也能算是個苦主吧!?”
她說完轉身眼風掃過陳徵,陳徵即刻會意,他是大理寺卿,大理寺同刑部皆管刑訟詔獄,自然十分了解這方面的東西。
陳徵道:“人證可算,然如果屍體算是物證,便太過牽強,畢竟屍體不能開口說話,更無痕證實這就是長公主所殺,只能算是人證證詞有效的副證,曹大人,這點,你不會不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