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的路上,他一個親兵也沒有帶,因為那些人要不戰死了,要不逃跑了,要不就投降夏軍了,此時他只剩下孤家寡人一個。
他幸運而順利的跑出了北城門,面前是無邊無際的山野,只要回到深山,他就有機會重整旗鼓,東山再起指日可待!
可惜,幸運似乎沒有被他帶出城門,就在他走出城門的那刻,早就埋伏在城門外的夏軍一擁而上,三下五除二就把他拉下了馬,解除了武裝……
忠州一戰共殲滅叛軍一萬,活捉了賊首蠻力度,這一戰不僅奠定了軒轅鉚此後一生的戎馬生涯,更創造了一個長距離奔襲戰術的經典戰例。
一如軒轅鉚所料,得知忠州被攻破的訊息,前線叛軍陣腳大亂,李夢霞趁勢率軍猛攻,叛軍節節敗退,像受驚的羊群般四散奔逃。
不到三天,夏軍便收復了失去的四州十二縣,軒轅鉚率部與主力會合之後繼續推進,至十二月十日,夏軍成功收復了所有領土,並重創了叛軍,將其再度趕回山林。
從十一月二十八日,軒轅鉚率軍抵達前線,至十二月十日完成平叛,總共歷時十二天。在他向莊祖皇帝立下軍令狀,保證在二十天內掃平叛亂的時候,除了李夢霞之外的其他所有人都認為他在誇下海口。
可結果,卻大大的出乎他們的意料,軒轅鉚不僅平亂成功,而且只用了十二天。這讓所有的流言蜚語、冷嘲熱諷都在瞬間被擊破。
而此次,李夢霞率紫霞戍出戰,更是屢屢衝鋒在前,紫霞戍的女侍衛們充分發揮了她們的長處,斬獲頗豐,讓所有小看她們的人都閉上了嘴巴。
十二月十三日,軒轅鉚率軍還朝,人們彷彿看到,一顆新的將星正冉冉升起於帝國的西南邊陲,其光芒之強烈讓所有的機謀在其照耀下都化為烏有。
十二月十九日,平亂大軍抵京。莊祖皇帝在皇宮擺下慶捷大會,款待凱旋歸來的將士們,軒轅鉚則趁勢在大會上向莊祖求親,得到了莊祖皇帝的親口許諾。
史載:武威大將軍軒轅鉚與成元公主李夢霞於元歷200年正月初一在洛京皇宮舉行大婚,廣宴賓客。
霍雲吃掉了碗裡最後一個餛飩,打了個飽嗝,看看其他三人的碗裡早已空空如也。於是他便站起身來,道:“吃飽了麼?——吃飽了就走吧。”
“小二,錢在這兒!”霍雲丟下一貫錢,朝裡面喊了一句,便帶頭走出了茶棚,等小二從裡面走出來,四人早已不見了蹤影。
婚後,軒轅鉚被派往西境駐守,李夢霞也隨夫前往,而軒轅鉚的母親則留在京中安養天年,此時的她早已是無人敢欺。
軒轅鉚戍守西境三十餘年,西戎各族皆懼其威名,不敢東犯。軒轅鉚及其三子,均被朝廷引為軍隊柱石,也開創了西境軒轅氏一脈,成為軒轅家族的一支,一直存續至今。
元歷245年九月三十日,軒轅鉚在西州病逝,時年六十七歲,諡號“勇”。三年後,元歷248年四月十七日,李夢霞病逝於洛京,時年六十九歲。
至此,歷史又翻過了一頁,霍雲不經意的抬起頭,千年前的金戈鐵馬、力挽狂瀾的英雄史詩,那些熱血的、痛苦的、驕傲的、落寞的,一切的一切現在都已化成一個又一個冰冷的文字,還有多少人會去想起?
不僅是過去,就連現在,到了未來一樣可稱之為歷史,霍雲在後世人的眼裡會是什麼摸樣,他不知道。
當然,他也不是那麼在意自己身後名的人,在他看來,如何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世界會因為自己變得如何,霍雲很期待,他現在都有點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未來了,不過事情還是要一樣一樣做。
從發誓的那天起,他就不是為了自己而活著的了,在他的肩上有無數人用生命寫成的囑託,他們時常在霍雲耳邊低語。
就算不是為了他們,也是為了霍雲自己,歷史可以被掩埋,真相也可以被隱藏,但唯獨自己的本心無法逃避。
在過去的二十二年人生中,霍雲從未對待一個目標如此清晰,儘管這個目標距離他相當遙遠,遠到就算他窮盡一生都無法抵達。
在他的潛意識中,他從來不把這種事當成是什麼正派、什麼偉大,要想達成目的必須讓雙手沾滿鮮血,這叫什麼偉大?該感到光榮麼?覺得自己正義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