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的到來,根本是無可隱藏的秘密。
尤其是他在哈佛公開宣稱,要把扎打造成超越蓋茨的富翁。即便有吸引眼球的成分,但以蕭山的名聲地位,這事不可能太離譜,前十的富翁總可能吧?
所以,蕭山簡直成了那些,懷揣著創業夢想闖蕩矽谷的年輕人,最理想的使投資人。
從某種角度,這些人都是失敗者,因為他們如果有好的創業計劃,風投會給他們投資的。
既然他們找不到投資,那就等於是被淘汰了,不是精英。
可這些不甘心的創業者,既不肯老老實實的給人打工,又不肯離開矽谷。
結果蕭山就成了他們的最後希望。
蕭山等人剛剛走出機場,就嚇一跳。
扎嚇得差點掉頭回飛機上去,這尼瑪能斯文點不?烏壓壓一大群年輕人,呼啦的圍上,匆忙如救火般的問候了一句,就開始推銷自己的創意,拉著蕭山要投資。拉不到蕭山的去拉安然,結果被教官一扒拉倒下一片,這些
人渾不在意,爬起來繼續宣講,卻再不敢碰安然。
安然有些不忍,怎麼矽谷的高科技人才都混成要飯的了?
尤其這裡還有不少華人,她真的想不明白,華夏人才如此匱乏,他們為什麼寧肯在這像乞丐一樣活著,也不願意回國?
轉頭看蕭山,卻發現他在細細打量這群人,不由得暗自佩服,還真要幫他們啊?
蕭山的淡定,給了這些人無窮的希望,結果越發亂糟糟的吵成一團,誰也不知道誰的什麼。
終於,蕭山在外圍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孔!他眼睛一亮,立刻:“眾位,我可以給你們機會,從你們之中選擇一個人投資,但不是現在,明早上九點,拿著你們的計劃書——記住不要超過一頁紙——到希爾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酒店的會議室面談。”
這些人大喜,卻七嘴八舌問:“矽谷十二家希爾頓酒店,你哪個?”
臥槽,蕭山嚇一跳,尼瑪希爾頓腦袋有病咋的,總部在這啊?
扎立刻接了一句:“聖塔克拉!”
“對,聖塔克拉。”蕭山重複了一遍。
這些人頓時歡呼,一片歌功頌德,讓蕭山不由得想起了鹿鼎記裡神龍教那些教徒。
一行人坐著加長卡迪拉克,終於駛離了機場。
車是使館聯絡的,當地華僑領袖的車,司機負責全程陪同蕭山完成矽谷之行的所有事情。
其實在矽谷開一家公司,就像吃一頓飯那麼簡單。
找一個地址,想好至少三個名字,去聖荷西市,或者聖克拉拉縣,登記就行了。
但最後要去州政府註冊填表才算完成全部過程,那扎自己就能做到。
全部費用一百多美元。
……
當晚上,各大媒體忽然紛紛報道了蕭山在矽谷的動向。
整個科技界頓時如地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