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羽可是知道李二剛剛成為皇帝以後,突厥調集重兵在渭水河岸,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渭水之盟。
“如果放在以前,你可以調集大軍迎戰突厥人,可是現在大唐國內的局勢本來就不穩,你恐怕只能藉助各地駐紮的大軍安定局面,如果你把這些軍隊調走的話,恐怕就在你與突厥人交戰時,自己背後就已經亂成一團了,到時內外夾擊之下,恐怕就是滅國之危了!”
李二嘆聲道:“這個,只要到時候再說了,現在先把火燒眉毛的事情解決好了,再說突厥的事情,再說了沒有朝臣的同心協力,怎麼解決突厥人南下的危機?”
李羽對李二不重視突厥的事情,感到有些無奈,看來到時候又是自己動手了?
李羽靜靜地望著他,道:“你回去勸勸你家老爺子,給他講明利害關係,我看最好還是老爺子出面,這次的內政危機很容易解決。”
李二想了下,感覺確實如此,點點頭,道:“好!我考慮下,看能不能做個預防,到時候再說。”
李二忽又道:“李羽你說怎樣治理天下,現在我還是懵懵懂懂的,心裡沒有一點頭緒。”
李羽點上一支菸,在房間內走來走去,想了想各個歷史上朝代更替的情況。
李羽慢聲道:“萬事皆有成法,尤其在治國一道上更是如此,尤其是在我們華夏,只要看看翻翻史書記載就會明白,天道迴圈的如此有因有果。
其實治理天下的人不管是誰,翻翻咱們祖先的發家史,你就知道治理天下的大致方向。
開國初期你只要不像秦朝那樣行苛政,加徭役,不像晉那樣內部大亂鬥,好好學學漢朝對內無為而治,蓄養民力,對外裝裝孫子,不行咱和親嫁女兒,千萬要避開隋煬帝在不瞭解國情的情況下,修建大型基礎建設,不然百姓生活不下去,遲早把你們李唐推翻。
只要避開這些,等個幾十年後就是一場盛世,到時候公私倉廩俱豐實,想收拾誰就收拾誰。
有的人說過摸著石頭過河,但咱們中華已經是老馬過河。幾千年治國的經驗就擺在這,渾水前人都幫你趟了個遍,只要以民為本,百姓們安居樂業,百姓們就會像保護自己財產一樣保護那些讓他們安居的王朝。
只要做到這以上要點,治理國家就是這麼容易。
李二聽完,連忙搖搖頭,道:“你剛才講的確實是治理國家的之理,但是不適合咱們大唐。”
李二說到這裡,看了一眼李羽,又道:“因為咱們大唐,有你,和我三姐根本不需要對外族裝孫子,如果敢和親嫁公主,我三姐會拔了我的皮。”
“以後沒事不要把朝廷和我聯絡在一塊,我又不是你們的保姆?”李羽擺擺手道:“再說了,你三姐現在恨不得把你給宰了,你還指靠她保護大唐?”
說完之後,李羽靈光一閃,終於知道這個傢伙為什麼不把突厥放在心上了,原來他把突厥留給了自己去對付,真是個狡猾的傢伙。
“把突厥大軍留給我,等於我原來答應你的三件時間還完了!以後我可是不欠你了,你千萬不要後悔就行。”李羽意味深長地說道。
李二笑笑道:“如果這次突厥人數太少,我肯定不用這個條件,如果我解決不了,只好使用了。”
說完,李二接著又道:“咱們還是說關於治國的事情。”
李羽沒有思考,直接道:“要想國家昌盛,最好讓百姓多識字,千萬不要認為只要嚴格控制國民思想,就是皇權的勝利,以為只要讓百姓一直處在矇昧狀態中,社會就會停止前進的腳步,王權可以永遠高高在上。”
說到這裡,李羽停頓了下,繼續道:“百姓識字率太低,一來阻礙了社會的快速發展,二來百姓不識字,處於愚昧狀態,最容易被人蠱惑。”
“我原來不是太明白,總感覺到百姓們愚昧點,好管理,卻不知道這樣影響了社會的發展。”李二沉聲道:“其實只要百姓們富足,有吃有喝的,沒有人願意去造反,這個道理任何人都明白,但是這一切必須百姓富足才可以做到,百姓如何富足?必須是百姓們有了知識,社會就會快速發展,這樣就迴圈起來了,整個民族才會徹底走向昌盛。”
“就是如此。”李羽笑道:“可是你們皇家會放棄高高在上的獨裁嗎?”
李二馬上搖搖頭,道:“不好做到,幾千年皇權思想,早已經是深入骨子裡,想改變談何容易?”
“那你們李唐只是三百多年的王朝!同樣走不出這個怪圈。”李羽神情平淡。
李二聞言身體一震,他知道李羽既然這樣說,那麼他們李唐真的有幾百年的江山。
“難道,沒法改變嗎?”李二大驚失色。
“我問你,假入你跟別人磕頭的時候,內心有沒有想過,希望他有一天,跪在你的面前給你磕頭?”李羽做了個換位思考。
李二點點頭,道:“有,當初我看到表叔,楊光,他當時耀武揚威的接受大臣們跪拜,那個時候我就想把他的皇位推翻,接受他的朝拜。”
“既然你有這個想法,天下有這樣想法的人何止千萬。”李羽聳聳肩道:“不改變皇族高人一籌的思想,如果百姓越是有知識,更是明白什麼不合理,越是會要推翻這樣的王朝,這又是變成了惡性迴圈。”
“我回去考慮下你的建議,看看怎麼限制皇權。”李二轉身離開。
本章萬)
喜歡混在人間的修士請大家收藏:()混在人間的修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