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羽又聽了李學義述說了現在水泥作坊對建造大型迴轉窯的難題,聽完李羽並沒有再說什麼,不用把他們比的太急,只要水泥以後銷量好,他們自己就會努力改進,使用大型迴轉窯的。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們會自動做出改變的。
李羽看完水泥作坊半月後。初期生產出的水泥供應給了建設書院用料外,又因為水泥作坊不斷地擴大,書院根本就用不完的水泥作坊生產的水泥,水泥作坊生產的水泥,才開始向市場推銷。
由於朝中的大臣們知道李羽蓋的別墅用的材料,就是水泥,蓋好的房子堅固耐用,紛紛大量購買。隨著使用群體的增加,水泥無可比擬的效果也體現出來。半個月的時間就讓臨近長安的州縣的百姓們也紛紛來水泥作坊購買。
水泥的銷售順利地開啟了市場,而且銷售卻是異常火爆。
李秀寧看到大批的錢財進入公主的府庫,興奮地吩咐李學義擴大水泥作坊的產量。
從水泥作坊建成以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作坊的工人從初期的四百多人猛增加到了三千多人。每天生產水泥三十多萬斤。每天淨收益六百多貫錢。
每天從各縣到長安的官道上,每天能看到大批的人力手推車,附近的農戶推著煤炭來水泥車,把從露天煤礦採集到煤炭賣與水泥作坊。
慢慢地大唐的百姓也對煤炭有了從新的認識,知道用好了煤炭,做飯什麼的非常方便,而且乾淨,價格還低廉。
水泥廠急速擴張,對附近老百姓的影響也漸漸顯現出來了。原先附近露天無人問津的煤炭,現在百姓們已經當成了寶貝。據說為了搶奪露天煤炭發生了幾次劇烈的衝突,為此事新築縣縣令為此大傷腦筋……。
李秀寧在李羽的幫助下,趁機連續又辦理了幾家作坊出產煤球,節煤爐,煙囪……。現在已經開始在長安周圍州縣同樣出現了大賣。
長安附近的商人,聞到商機,就在在水泥作坊和煤球作坊……附近建起了作坊,專業生產煙囪,節煤爐子,最後竟然連耐火爐芯都有人專業製作,做好的產品又向更遠的地方售賣,逐漸附近生產別的產品的小作坊也向這裡附近靠攏。
現在李羽和公主別院的中間自發的成了作坊專業區域。人口極具增多,漸漸又形成了一個農貿市場的趨勢……。
……
“你怎麼這個時候來了?”李羽正在花園裡修剪花卉,抬頭看到李秀寧急匆匆來了別墅,看她匆忙的模樣,就問道。
李秀寧一臉喜悅地說道:“託你李侯爺的洪福,這些時日,水泥作坊生產出的水泥,現在已經趕不上賣的速度快了。”
李秀寧一臉喜悅地說完,問道:“你看是不是在把水泥作坊,再擴大些規模?現在跑來買水泥的商人,已經排到十幾日後了。”
李羽看到李秀寧高興的模樣,好像把之前自己和父親鬧的不痛快的事情給忘記了,也許是她想明白了。
李羽放下手中的剪刀,笑著說道:“不錯嗎!你蓋書院的錢財,就不用發愁了?”
說完,李羽再次補充了一句道:“但是要注意水泥作坊水泥的配方,千萬別被人把配方給偷走了?”
李秀寧聽完李羽最後的叮屬,點點頭說道:“配方關係到水泥廠生死存亡,我明白,我已經交代了李學義要保證水泥配方不會外流出去。”
李羽聽完,有些疑惑的問:“那你今天,是因何事?”
李秀寧當即說道:“現在水泥作坊的工人和別的小作坊工人,加上來買水泥的客戶,還有來賣煤炭等原材料的供應商,每天在水泥作坊附近人口達萬餘。這還不算在水泥廠附近賣各種小吃的小商小販和作坊工人家屬。現在造成作坊附近道路過度擁堵,已經影響到了附近的交通。
另外一件事情是,由於咱們給水泥作坊工錢給的多,水泥作坊的工人,一個人的工錢完全可以養活一家子人,很多作坊的工人一家子人居住在水泥作坊附近,現在的市場越來越大了,我看到天天那麼多的人,都為他們發愁,你有什麼辦法沒有。”
李羽沒有想到,一家水泥作坊,和幾家別的作坊,竟然連續帶起這麼多的小作坊,二個月的時間發展,居然向小城鎮發展的趨勢。
李羽考慮下後世的做法,說道:“這樣吧!你把附近方圓十里地劃入工坊開發區,作坊的生產的種類統一規劃。居住區域和農貿市場單獨規劃出來。